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 王晓钧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如火如涂,党和政府对公立医院提出了切实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要求。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更好地结合,确保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对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和党务工作者的挑战和考验。本文就如何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提出系列思考。
一、全市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全市公立医院36个(除省属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外,含妇幼保健机构),在职职工16491人,在职党员3449人,占比20.91%;其中本科党员2047人,在本科职工占比38.10%;研究生党员356人,在研究生职工占比50.35%;博士党员27人,在博士职工占比65.85%。呈现出学历越高,党员占比越高的状态。党员年龄呈橄榄球状。内设机构(科室)1088个,党支部159个。目前有30家公立医院实行的是院长负责制,占比83.33%;6家医院实行党委(总支)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占比16.67%;有10家医院院长和书记分设,16家医院设专职副书记; 有32家公立医院配备专职党务人员,共66名。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成立全市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指导委员会,严格落实公立医院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积极完善党建制度,科学制定党建计划,优先推进党建工作。强化载体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十九大,建设好机关”系列活动,组织医师节文艺汇演等“十大活动”,定期培训基层党务工作者、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强化目标导向,坚定推进政治建设,自觉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定期组织进行党建述职、召开民主生活会,确立好班子、好队伍、好机制、好风气、好绩效“五好”党建目标。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凝聚职工共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积极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二、切实明晰当前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问题和挑战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伴随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薪酬制度改革,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存在与新形势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和健康发展。
(一)推进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展缓慢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2019年3月,省委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明确要求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包括医院院级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截至目前,全市36家公立医院中,仅有6家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占比16.67%。其余30家公立医院仍然实行的是院长负责制,占比83.33%。
(二)公立医院党基层组织构建不规范
《意见》及《办法》明确要求,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应当及时成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可联合成立党支部,联合党支部覆盖内设机构和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党支部党员一般应控制在50人以内。但目前全市公立医院党支部构建还不科学合理:一是党支部覆盖内设机构(科室)过多。目前全市公立医院内设机构(科室)1088个,党支部159个,平均6.84个内设机构设一个党支部。二是部分党支部过于庞大。如高坪区人民医院外科党支部有党员62名等。三是部分内设机构(科室)无党员。目前全市公立医院无党员科室数118个,占比10.84%。
(三)公立医院党性教育常态化不够
少数公立医院“两学一做”等党性教育没有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党员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虚化”,先锋意识“淡化”,致使个别党员党性淡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只顾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目前医卫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形势较严峻。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现象和行业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廉政风险高。发生了四川南充精神卫生中心原院长余成民、原药剂科科长沈宁平受贿案等。
(四)党的后备力量储备不足
目前全市公立医院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入党意愿不够强烈,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够充实,全市公立医院在职职工16491人,在职党员3449人,占比20.91%;30岁以下党员651人,占比18.88%,30-40岁党员(含30岁)1480人,占比42.91%,40-60岁党员(含40岁)1380人,占比38.22%。30岁以下党员人数占较少。
三、深刻剖析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各种问题的成因
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举措。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分析问题背后的成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靶向施治。
(一)认识不到位
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部分公立医院没有树牢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两张皮”倾向,过分强调医院的专业性、业务性及工作的特殊性,使党建工作成了脱离业务工作、失去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花架子”,对党员党性教育也不到位,久而久之使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理想信念,导致犯错犯罪的情况发生。从这方面讲,党建工作抓不好,业务工作最终也会“塌方”,业务工作必须与党建工作有机统一起来。
(二)创新不到位
党建工作内容的创新,就是不断充实党建工作的内容,部分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没有从实际出发,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基层党建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上,没有给党建活动赋予行业特色,党建工作开展形式单一、乏味、缺乏吸引力。科室主任与党支部书记职位分离,不能主动把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渗透融合,目前全市公立医院党支部159个,科主任任党支部书记数90个,占比仅56.60%。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党建活动缺乏活力,不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使党组织对医院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吸引力不强。
(三)责任不到位
部分公立医院党建责任体系不健全,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以及党务干部工作责任没有压紧压实。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监督保证作用发挥得不够,协调力量、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推动党建各项工作措施不多,力度不强。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没有落实好。
(四)指导不到位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是代表党委政府对公立医院行使管理权,不仅是对业务的管理,也要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指导。目前我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存在部署多、督促检查少;奖惩不到位;甚至存在形式主义的情况。对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革工作,同组织、纪检等部门间协调、联动不够,指导不到位。
四、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管理和创新
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承担向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任务,肩负着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要牢固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理念。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努力探索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并且在贯彻落实中不断丰富、改进和完善。卫生健康部门要注意总结实践经验,上升为指导文件,及时推广落实。
(一)改进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机制建设
要从公立医院实际出发,找准党建工作的抓手,切实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一是深刻认识党建工作对于业务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思想。党建工作必须以业务工作为基础,围绕业务开展工作。因为离开业务工作,党建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和目标;同样,如果离开了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就缺少了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业务工作最终也会“塌方”。二是充分把握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服务的中心。围绕业务工作来开展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把握方向、提供动力。党务干部要懂业务,熟悉医院业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服务是提供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高层次服务,不能等同于简单地去从事业务工作。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医疗业务实践中去,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业务工作提供可靠保证。三是切实抓住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在制定医院发展规划上,要实现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在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上要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
(二)改进公立医院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建设
一是制定完善公立医院制度章程。各类公立医院要落实国办《意见》和《办法》要求,抓紧制定完善医院管理各项制度章程。章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确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和完善医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党委和行政职责不同,目标一致,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党政一盘棋,共同承担好医院的改革发展大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二是制定完善公立医院党建考评体系。根据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易行的考评标准。实施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细化量化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工作考核方法,促进公立医院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在考核内容上,既要贯彻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选拔任用、意识形态等工作,还要结合党建促业务等相关内容;在考核对象上,要以考核书记为责任主体。另外,党建工作的考评还应兼顾年度定量考评与长期定性考评,兼顾组织考评与党员群众评价,兼顾“底线达标”与“高线倡导”,真正达到以考评促党建的效果。三是以党建引领公立医院作风建设。坚持抓常抓长、抓早抓小,全面加强全院党员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日常管理、督查、考评工作,进一步加大医德医风考核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医德“一票否决”制,切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职业精神和医德医风建设,强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全力营造清新清爽清朗、干净安静清净、向上向前向善的行业风气。
(三)改进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着力建优建强党支部。要按照《意见》和《办法》精神,与时俱进。要以基层党支部建设为单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单位实际建好基层党支部,要赋予基层支部实实在在的职权,让支部在职工政审、职称晋升、推荐干部、评先选优、培训深造等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医院内设机构党组织书记一般应当由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人不是党员的,应当由内设机构负责人中的党员担任,并享受与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同等政治待遇。二是着力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针对医院党员群众职业特点、兴趣爱好、业务专长等实际,成立主题小组,创造性开展文化、业务、生活方面的主题活动,寓职业道德、个人修养、高雅情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于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意识,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全面知识教育。提高党内活动吸引力、创造力。三是着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用。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方式。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病房、党员服务窗口等形式,开展党员公开承诺亮诺践诺活动,推动党组织活动与医院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增强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切实发挥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作用,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党员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树立党员新形象,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
(四)改进公立医院党建队伍建设
一是配强领导班子。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抓好医院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树立“班子强则医院兴,班子弱则医院衰”的思想,保证医院发展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齐心协力把医院工作搞好。要打造一支“政治强、懂业务、善治院、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班子。二是建优党建队伍。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干部是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第一线实施者,建设有活力、能力强、高素质的党建工作队伍才能保证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才能推动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不断发展。推动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按照医院职工总数的一定比例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三是强化保障激励。专职党务工作人员要比照医院同级行政管理人员落实相关待遇,兼职党务工作者应按工作量落实绩效待遇。探索建立党务工作人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职务(职称)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要多渠道强化党务干部的专业化能力学习,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做到精学、深学、博学,这样才能成为党建工作的“活字典”、“政策通”。
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内涵,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通过创新工作理念,赋予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新内容,探索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新方法,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有力促进公立医院各项工作健康、协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