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常 钦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05日 第 04 版)
临近大雪节气,鲁西北平原上的麦田披上霜衣。
在山东省禹城市的田野里,种粮大户张树军穿着厚实的棉衣走在田埂上,时不时蹲下身子,扒开麦苗,查看墒情,“长得不错,肥水跟得上,天再冷点,浇上‘冻水’,麦子过冬算稳当了。”
张树军是禹城市尚信齐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忙完秋收,就紧锣密鼓种下了1200多亩麦子。“俺打小就跟麦子打交道。”张树军说,“过去谁敢种这么多麦。那会儿家伙什不给力,庄稼收不干净,地里落下的麦穗多着嘞。”
对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张树军来说,捡麦穗是童年最深的记忆。“那时候,一放麦假,半大孩子就挎着小筐,满地里捡麦穗,麦芒扎得手火辣辣地疼,可一想到有白面馍馍吃,就浑身是劲儿。”张树军说。
“现在收完麦,想捡个麦穗可难了。”张树军指着仓库里停着的“大铁牛”介绍,“合作社里联合收割机、自走式喷药机、播种机、旋耕机,啥都有。就说那联合收割机,装上北斗导航,智能得很。割起麦来,又快又直溜,粮食损失少。现在想看机收效果咋样,只能蹲下仔细找麦粒。”
张树军的合作社里,农机手齐右亮是个名人,他开了20多年收割机,对机器的脾性摸得透。“以前的背负式收割机,开起来费劲,还老是落下麦穗。现在这自走式的,马力大、割幅宽,还有智能监测。一有漏粮,立马报警,咱能及时调整。”老齐摸着身旁的收割机,满是自豪。
减损就是增产。小麦生产链条中,机收减损是重要一环。据测算,全国小麦机收环节损失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相当于挽回粮食损失25亿斤。
机收减损,好机械、好机手协同发力。齐右亮细数自己的减损窍门:收割前,先瞅瞅小麦的成熟度,把握最佳收割时机;收割时,稳稳地控制割台高度和行驶速度;平日里,对机械精心检修保养,绝不让机器带“病”下地。
禹城市每年举办的“机收减损大比武”,齐右亮津津乐道。“比赛当天,十里八乡的农机手都聚在一起。”评判机收效果的关键一环是“捡麦粒”,评委们分头蹲下身子,用手拨开秸秆和表层泥土,仔细查看是否有遗落的麦粒。“就看谁收得快、丢得少,那才是真水平!”齐右亮说。
更新农机、培训机手,与前几年相比,禹城市机损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张树军的合作社也跟着受益。“今年小麦亩产1400多斤。”张树军粗略算过一笔账:1200多亩地,今年麦收期间机损率在0.8%左右,比去年降低0.5个百分点。
“别小看这‘0.5’,光收割环节就能减损7000多斤麦。”夕阳下,麦田泛着金光,张树军站在田边,望着青青麦苗,声音洪亮:“从捡麦穗到查麦粒,庄稼人算的是节粮账,节粮账就是丰收账。机收减损,不仅是大田里的小事,更是粮食安全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