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护航 为党风廉政建设注入“廉动力”

时间:2025-03-25 08:35

 南充日报讯(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柴梓嫣实习生周晗驰)“过去财务报销需要拿着单据到处跑,现在通过手机上传就能自动审批,既规范又高效。”近日,南充市公安局民警小李通过移动警务终端APP完成一笔差旅费报销后如是说道。其口中所指的变化源于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推动的“制度+平台”双轨监督体系建设。据悉,今年以来,该纪检监察组紧盯财经管理关键环节,以问题整改倒逼机制创新,为公安队伍党风廉政建设注入“廉动力”。

“2024年4月18日,市委巡察和专项审计传来对市公安局的反馈,问题不容小觑:制度执行不严、内控存在盲区……”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说,于是,该纪检监察组决定主动担责,深入一线开展财经管理全流程“解剖式”调研,发现该局在预算执行、项目审批、资产处置等6个方面存在廉政风险点。

面对这一情况要怎么办?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决定通过“制度补链”与“数字赋能”双向发力,推动出台《财政性资金管理决策程序规定》等12项制度,填补核心领域监管空白,并督促相关部门细化操作指引,明确岗位职责权限,规范标准流程,增添财务报销指南、采购流程图等实用工具,构建起“权责清晰、标准统一、全程留痕”的内控体系。由此,“六级联审”机制破土而出,在杜绝“微腐败”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联审不过关必须叫停拿下。

在制度刚性约束的基础上,监督的“科技含量”也在持续提升。如今,进入智慧警保平台后,便可看见屏幕上实时跳动着资产数据、预算执行进度等关键信息。依托智慧警保平台,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还推动实现票据流转、报销审批等业务全程在线办理,并创新开发风险预警模块,通过预设6项监测指标,对异常支出实时“亮红灯”。今年以来,该平台累计拦截“微腐败”、形式主义项目等风险操作10次,推动财经业务从“线下跑”向“掌上办”转变,权力运行透明度显著提升。

监督效能的深化,更体现在“大数据”带来的精准变革。据了解,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督促市公安局建立财经数据共享机制,对公用经费、项目建设等海量信息进行AI动态分析和人工审核,并推动建立经费预算、人力资源管理等10项节支措施,去年,市公安局机关运行成本同比下降30%,预算绩效管理受到全市通报表扬,获全市财务决算工作一等奖,并摘得“全国节约型机关”称号,实现廉政建设与行政效能“双赢”。

“财经管理是廉政风险的‘高发区’,必须用制度锁紧权力、用科技管住流程。”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智慧监督平台功能迭代,探索建立覆盖全警的财经纪律评价体系,推动监督重心从“事后纠偏”向“事前防控”转变,以更严密的制度闭环、更智能的监管手段护航清廉公安建设行稳致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