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工委
时政要闻
政治思想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
作风纪律建设
全力打赢翻身仗•机关党员作先锋
驻村帮扶
学习在线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工委职能
工委领导
科室职能
通信方式
中央
省
市
关注
教育培训
学习宣传
党的知识
看典
永远的丰碑
传承红色基因
组织建设
社会组织党建
创先争优
志愿服务
党纪学习教育
党风廉政
纪法微课堂
转作风、树新风
读懂党纪法规
家风建设
教育警示
声音
帮扶工作
驻村故事
焦点
政策规定
业务指南
首页
/
政治思想建设
/
永远的丰碑
政治思想建设
zzsxjs
教育培训
学习宣传
党的知识
看典
永远的丰碑
传承红色基因
永远的丰碑
yydfb
为国献身赴沙场 一腔热血洒碧空——追忆抗日英烈陈修文
陈修文当年寄回的个人照片。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陈修文(又名陈之武、陈心平)照片背后的字迹。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市委党史研究室刘斐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奎在江苏省阜宁县将士纪念塔上,镌刻着这样一个名字——陈心平。他实际就是来自南充的抗日英烈陈修文。陈修文1908年出生在南充县蒙通场大雁沟(今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1942年7月,他将34岁的年轻生命永远留在了苏北抗日战场上,用鲜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
2025-09-05
李家钰:“不灭倭寇誓不还”的川军将领
●新华社记者薛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大兴镇炉坪村,矗立着一座军人的半身雕像,目光炯炯,凝视远方。雕像旁侧便是一代抗日名将李家钰将军陈列室。“当年他本可随大部队撤离,却毅然率部坚守阵地,为友军争取撤退时间……”炉坪村党委副书记刘文军向前来悼念英烈的人们,动情讲述李家钰以身报国的感人事迹。李家钰,1892年生于四川省蒲江县大兴场(今大兴镇),1909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四期,又先后在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和
2025-09-03
“中华民族”这四个字,我们重新读懂!
新华社 2025-09-03 08:111937年9月,一位名叫王者成的中国父亲把这面“死”字旗交给即将上战场的儿子。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侵华日军头目板垣征四郎口出狂言,中国不过是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加上国家这一名称而已。 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 令侵略者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名字,让越来越多中国人挺身而出。 这个名字,唤醒了沉睡的巨狮; 这个名字,让散沙聚
2025-09-03
柳树人:血洒他乡护国门(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9日 第 06 版) 在贵州省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校史馆里和教学楼走廊上,可以看到不少印有先烈英勇事迹的宣传展板,1942年牺牲于滇缅抗日前线的柳树人是其中之一。 柳树人,1905年出生于贵州安顺,1926年4月至1927年8月在黄埔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抗日战争期间,他先后参加过保定战役、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和昆仑关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屡立战功。
2025-08-29
董毓华:投笔从戎、身先士卒的抗联将领(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新华社记者 龚联康《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9日 第 06 版) 董毓华像(资料照片)。 蕲春县档案馆供图(新华社发) 暑期接近尾声,记者来到一二·九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战英烈董毓华的故乡湖北蕲春走访。“9月开学后,我们打算让学生自己讲董毓华烈士的故事,边讲边学,这样体会更深刻。”蕲春县毓华中学校长田晨晔说。 毓华中学原名狮子初级中学,后为纪念烈士董毓华更名。步入校门数十米,右手边
2025-08-29
加载更多
首页
走进工委
工委职能
工委领导
科室职能
通信方式
时政要闻
中央
省
市
关注
政治思想建设
教育培训
学习宣传
党的知识
看典
永远的丰碑
传承红色基因
基层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
社会组织党建
创先争优
志愿服务
作风纪律建设
党纪学习教育
中省
每日一课
机关动态
党风廉政
纪法微课堂
转作风、树新风
读懂党纪法规
家风建设
教育警示
声音
全力打赢翻身仗•机关党员作先锋
驻村帮扶
帮扶工作
驻村故事
焦点
学习在线
政策规定
业务指南
通知公告
四川完善机关党建制度体系 让机关党建 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
四川省第八届机关公文写作技能大赛结果出炉
图解: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