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赶场 村民学法兴致高

时间:2025-10-09 08:39

“法治赶场”活动现场。

南充日报讯(李同周文/图)日前,西充县南台街道公子坪村村委会广场上人气爆棚,村民们纷纷前来“赶”一场法治课。日前,该村第三届“法治赶场”活动举行,短短两个多小时里,乡音与法理交融,把法律知识变成了村民爱听、能用的“干货”。

“宅基地纠纷咋举证?借条少啥字不算数?”四川均尧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文刚开口,原本喧闹的广场立刻静了下来。她干脆站到台前,用方言把民法典条文融进村里的真实案例——张家的继承纠纷、李家的赡养难题,句句都戳中乡亲们的心事。“去年和邻居闹宅基地矛盾,要是早懂这些,哪用红脸?”前排的王大爷拍着大腿感慨,手里的笔记本记满了要点。

快板声突然炸响,把气氛推向高潮。小品《天上不会掉馅饼》里,骗子的花言巧语被演得活灵活现,台下一位大妈急着掏出手机:“得赶紧提醒老头,别信那些免费领鸡蛋的!”有奖问答环节更热闹,“土地承包合同最长几年?”主持人话音未落,十几双手齐刷刷举起。村民刘大姐抢答成功,抱着洗衣液笑得开怀:“比赶真集还过瘾,学的东西能当‘护身符’!”

咨询台前早排起了长队,纸和笔堆得老高。“娃儿打工被欠薪该找哪儿?”“秸秆还田补贴咋申请?”律师们边听边画重点,连维权步骤都标得清清楚楚。“前期走访摸透了大家的急难愁盼,普法得像浇地,精准滴灌才管用。”驻村工作队队长的话,道出了活动受欢迎的关键。

活动结束已近中午,村民仍不愿散去。有人追着律师问细节,有人拿着记满要点的纸条互相核对,几位老人还在哼着刚学的民法典口诀歌。时间虽短,却让法律从纸面走进生活。村民满意而归,法治种子已悄悄播入心田。作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公子坪村连续三年办“法治赶场”活动,最明显的变化是:村民的问题从“法是啥”变成了“咋用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