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深耕红色文旅沃土 书写融合发展新篇

时间:2025-11-06 09:25

加快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力争2026年成功创建省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2030年建成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

仪陇县“红线里”婚恋艺术旅游休闲街区一隅。

●余剑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琴文/图

2025年国庆中秋节假期,仪陇这座充满红色底蕴的城市迎来了旅游热潮。据初步统计,仪陇累计接待游客9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7亿元。全县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5.04万人次,其中,朱德故里景区接待游客35.88万人次,持续位居全省红色旅游景区前列。

仪陇县是朱德总司令和张思德同志的故乡,红色是仪陇最鲜明的底色。在仪陇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上,仪陇明确提出,将加快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力争2026年成功创建省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2030年建成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这一目标的提出,为仪陇的红色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用好红色文旅资源焕发文旅活力

11月5日,虽然不是节假日,但在朱德故里景区,依然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感受“朱德故里,德乡仪陇”的红色底蕴。在朱德汉白玉像广场上,游客们驻足拍照,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走进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仿佛在诉说着朱德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一心为民的崇高风范,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承。

今年以来,朱德故里景区已接待游客205万余人次,红色旅游热度持续升温。朱德故居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国庆中秋节期间,景区日均接待量持续高位运行,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景区优化了接驳体系,实现了高铁站与景区之间的高效无缝衔接。同时,景区还举办了《朱德与南昌起义》等展览,营造了浓厚的爱国庆典氛围,让游客能够沉浸式感悟红色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此外,景区内开展的互动问答、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也有效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受到了普遍好评。

朱德故里景区所在的马鞍镇,也依托景区的带动作用,乡村旅游势头正猛。在马鞍镇金山村,村民们播种了上千亩油菜,期待在明年春季迎来金灿灿的花海,金山村也将在那时再次举办菜花节。“去年我们举办的菜花节迎来了5万多名游客,给我们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金山村党支部书记代云东介绍,随着乡村旅游的火热,村里之前在外的年轻人也纷纷回来了,在村里开起了民宿,进一步丰富了金山村乡村旅游业态。

在张思德纪念馆,推出的免费讲解活动,同样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前来参观学习。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解,青少年们深刻感悟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核。

今年8月,仪陇县入选2025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市,由此可见,仪陇文旅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与发展前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仪陇县共接待游客57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和9.2%。

红色文旅“N+”多业态深度融合

一场场沉浸式红色研学活动,正在仪陇这片红色土地上生动开展。

四川省全育教育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系仪陇县属国企德瑞文旅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23年,该公司依托县内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条红色研学特色线路——“仪陇红色征途2天1夜”研学活动。“我们利用仪陇独有的朱德同志纪念馆、张思德纪念馆、三乡文化、客家文化、旅游文化等研学资源,采用‘1+1+N’模式,即一个综合营地、一个沉浸式体验营地,N个研学基地,打造仪陇县首个集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研学营地。”四川省全育教育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李薇介绍,目前该营地已开展有200多门较为成熟的课程,从运营至今,累计接待大学生及中小学生等游客9万余人次,实现营收超2000万元。

近年来,仪陇坚持以建设“红色文旅示范县”为抓手,不断探索着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文旅+研学”,只是仪陇文旅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在仪陇,美丽的乡村风光也融合进了文旅发展的版图中,“文旅+农业”方兴未艾。

仪陇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仪陇不断提升安溪潮村、黎明村、三条沟村等A级景区综合品质,完成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马鞍先行片区建设,发展了共享农庄、农事体验、乡村康养等新兴业态,开发了野外生存基地、自驾游营地等多元旅游产品。同时,仪陇还成功开展了“赏花季”“采摘节”、客家运动会等代表性农文旅主题活动,打造了川东北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周末消费”新模式。

此外,仪陇还大力促进“文旅+工业”“文旅+商贸”“文旅+赛事”“文旅+演艺”等文旅融合行动,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综合效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多业态深度融合。

塑造“文旅”品牌提升城市影响力

“走,去红线里逛逛……”近年来,在仪陇,“红线里”成了当地居民与来仪游客的“热频词汇”。红线里婚恋艺术旅游休闲街区,凭借文化溯源、实景再造、市场化布局等,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成为了仪陇文旅新的打卡地。今年1月,仪陇县“婚恋艺术”旅游休闲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省文旅厅重点向中外游客推荐的38个文旅休闲新地标之一。

不到两年时间,仪陇县精心打造的这条特色文旅街区迅速崛起,成为了县城居民休闲消费、外地游客留恋向往的新兴打卡地和青年潮玩地。2024年,红线里街区客流量突破300万人次,带动就业近千人。2025年上半年,街区接待游客2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92万元。

近年来,仪陇立足“朱德故里·德乡仪陇”品牌定位,用好朱德故里5A级景区、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张思德纪念馆等核心资源,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红色文化表现力和感染力,切实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品牌“立”起来。记者了解到,仪陇连续3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千万人次,连续4年旅游综合收入超百亿元。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仪陇文旅的发展水平,仪陇县还实施了文旅夯基补短行动。在提档升级景区景点方面,仪陇持续完善A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加大沉浸体验式、互动参与型文旅产品供给。

仪陇,这座充满红色魅力的城市,正以红色旅游为引领,不断书写着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仪陇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未来的发展中,仪陇将以创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建设红色文旅示范县为目标,继续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红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朱德故里,德乡仪陇”的品牌更加响亮,让仪陇的红色旅游之路越走越宽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