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忠
部门党委工作千头万绪,实施集体决策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和最重要的领导活动。在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对我国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部门党委决策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比过去要复杂得多、深刻得多。在实施集体决策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科学的决策程序,把握好五个环节。
一、尽早提出议题,预留思考准备时间。部门党委集体决策是实现集体领导的根本途径,在实施决策过程中只有抓住大事、议好大事,才能把握好部门建设的方向。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选好议题,摆脱具体事务干扰,集中精力抓好带方向性、全局性的问题。党委书记要及时从零散、感性的生活素材中,提炼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的议题。书记拟定议题后,要主动与副书记商量、研究、推敲。尔后,再将议题通知各班子成员,让大家品品,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书记再将大家的意见归纳整理,尽早将议题确定下来,使大家对会议议题有充分的思考时间,避免仓促开会、准备不足。
二、加强调查研究,适时进行“个别酝酿”。议题确定后,党委成员要针对讨论的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如决策干部配备、建设规化等涉及群众利益、部门建设全局、上下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并对各种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既符合上情又符合下情的决策思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书记可采取交换意见的形式,听取委员对议题的意见,相互交流看法,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筛选提出方案,提交党委会议讨论研究,实施决策。
三、充分开展讨论,科学归纳果断拍板。讨论决策问题,每个党委成员都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党委书记、副书记,应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加讨论,既不能过早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能放弃与各位委员讨论;既不能固执己见,又要避免简单地搞少数服从多数。党委书记要尽好组织引导责任,把握讨论方向,引导大家把议题议深、议透。在广泛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用是否符合本部门实际,是否符合多数人的意见,是否符合调动部门积极性的原则,全面衡量分析,实施充分集中,形成正确科学的决策。
四、完善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在解决群众关注的一些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要及时制定一些具体可行的程序,使决策更规范。如我局对科所队长配备时,规定必须有群众推荐意见、党支部建议、业务部门考核提名;统一命题进行有关业务考核,进行选拔;考核时纪检部门实施全程监控;实行名额、条件、标准、结果公开等。这些程序有效地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五、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保证决策实施。一是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在党委领导工作中,决策权在党委,实施权在首长,因此,既要发挥集体决策作用,又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并及时检查督促分管领导执行党委决议。二是正确处理业务主官与政治主官的关系。业务、政治主官要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既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又主动协商,密切配合,不争你我高低,不争谁说了算。三是正确处理业务、政治主官与副职、部门领导的关系。主官既要信任放手,发挥副职和部门领导的作用,又要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副职和部门领导,既要大胆负责,抓好本职工作,又要及时请示汇报,保证部门党委决策的正确实施。(作者 南充市公安局顺庆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