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微观察”系列报道二:“雅好”变“雅贿” 受贿行贿如何一起查?

时间:2024-03-29 13:39

黄玉琦 宋子节 肖聪聪

2024年02月04日11: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让商人帮其“垫付”兰花款,炒兰获利后分红却据为己有……随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赵军严重违纪违法案细节曝光,原本为高洁象征的兰花,沦为利益输送的“障眼法”,沾染了铜臭味。

当行贿人不再送官员真金白银、豪宅名车和有价证券,改为送名家字画、珍奇古玩等等,便成为了“雅贿”。有别于传统腐败类型,“雅贿”因其以文墨、爱好为掩饰,加上所谓“雅”物的文艺品价值难以区分,导致识别难度比常规腐败手段更高。

由“好”而“贪”,由“雅”及“腐”,收受“雅贿”与“投其所好”者都应加以严惩。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浙江(嘉兴)中外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无论腐败手段如何花样翻新、腐败路径如何精心设计、腐败利益如何腾挪转化,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权钱交易的本质不会变。行贿者在行贿之后,能收获巨额利益,若不受到惩戒,行贿者将肆意妄为。

2021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会同最高检等单位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明确指出,“多措并举提高打击行贿的精准性、有效性,推动实现腐败问题的标本兼治”。

今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继续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并强调要“强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完善对重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

过去一年,受贿行贿一起查工作持续深入推进。2023年3月1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高检联合发布5起行贿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7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3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首次增加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数据;2023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二),进一步修改完善行贿犯罪规定,加大对行贿行为惩治力度……

与此同时,2023年各地也在加大曝光力度:4月,海南省纪委监委通报六起行贿典型案例;9月6日,湖南省通报第五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严重失信行为名单,7家企业、204名个人列入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第五批严重失信行为名单并予以公开通报;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行贿人员1414人,移送检察机关284人……这进一步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严惩行贿犯罪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是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必然要求,是斩断‘围猎’与甘于被‘围猎’利益链的有效途径。”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从近年查处的案件情况看,一些领域巨额行贿、多次行贿的现象突出,有的行贿人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有的行贿人对公职人员竭力腐蚀、精准“围猎”,行贿的危害性不可小觑。

“受贿行为包括受贿人和行贿人两个主体,二者相伴相生。受贿人以行贿人的存在为前提,行贿人必然想方设法‘围猎’受贿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教授张国玉表示,推动反腐败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把行贿人也同时作为反腐败治理的对象,治理受贿和治理行贿应双管齐下。

“让行贿人承担消极后果的重点是完善对重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张国玉举例称,比如把行贿人及其参与企业信息列入行贿人“黑名单”,联合多个部门综合采取建立健全针对行贿人及其企业的信用资格、招标投标、优惠政策等具体举措。通过限制行贿人的正常市场行为资格来提高行贿违法成本,让行贿者不敢行贿不能行贿。

庄德水也指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统筹运用法律、纪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系统施治,也需要揭示问题、促进整改、查漏补缺、建章立制一体推进。

“做好行贿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把案件查处与堵塞制度漏洞、强化监督监管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压实行业部门整改责任,努力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庄德水表示。

部分素材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