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甫:四川中共组织早期负责人之一

时间:2023-03-29 09:31


杨仁杰,西充县青狮镇苦竹垭村人,又名杨仁叔,字吉甫,号家瑞,别名杨德光、杨谷等,曾任中共川东特委代理书记等职,是四川中共组织早期负责人之一。

1904年,杨吉甫出生在一个家庭殷实的家庭,作为家中独子,他从小得到家中精心培养。1923年1月,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和马列主义熏陶的杨吉甫不顾父母劝阻,毅然离乡去往成都求学。1926年秋,杨吉甫进入上海大夏大学政法系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上海处在血雨腥风之中。杨吉甫不避艰险,与国民党反动派坚决斗争。这时,叛徒王光宇从上海逃回老家青狮镇,恐吓杨德儒,说“杨吉甫为一共党危险分子”。

这可使只有独子的杨德儒惊慌失措,修书命杨吉甫“急束装归家,另作良图”,并削减其学习和生活费,施以经济压力,以期杨吉甫放弃革命理想,早日返家。杨吉甫节衣缩食,忍饥挨饿,即使贫病交加,也不肯放弃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并数度致信父亲,表达自己的革命理想。

1928年夏,杨吉甫受组织派遣回到故乡进行革命斗争,组织“农民亲善会”,号召大家与地主阶级作斗争,带领农民亲善会会员到南部、阆中、广元一带积极筹备开展武装斗争。

1929年,党派杨吉甫到成都,他将家里的一百挑田卖了,开了日新工业印刷厂和两家书店,为党组织活动提供据点,并对外营业以换取组织活动经费。

1931年春,蓉城凄风苦雨,反动派挨户搜查,天天捕人杀人。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安排杨吉甫转移到重庆,开展工运、学运、兵运。同年2月,杨吉甫改名杨德光,以《新蜀报》记者身份前往重庆,先后担任中共川东特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同年6月,川东特委改设中共江(北)巴(县)中心县委,杨吉甫任组织部长。同年9月9日,杨吉甫在重庆被国民党逮捕,受尽严刑拷打。同年9月20日,杨吉甫在重庆被杀害,时年27岁。其遗体由表兄杜铸先收殓,灵柩被送回老家苦竹垭村安葬。

1983年、1986年,西充县政府先后对杨吉甫墓进行修缮。1988年,修建了纪念碑,碑上镌刻“杨吉甫烈士永垂不朽”。2006年,西充县政府对杨吉甫故居进行了保护性维修。2009年,杨吉甫烈士陵园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央人民政府签发的南充“零零壹”号烈士证、杨吉甫家书等宝贵的文物,既是历史的写照,更是革命精神的延续,将永远激励南充人民砥砺前行。

(刘斐蒙袁林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