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县西区游击战

时间:2023-03-22 09:00

南充县西区山高沟深林密,与蓬溪、西充接壤,这里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是南充县较偏僻的地方。1928年,党组织就在这一带开展活动,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发动、组织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1932年12月27日,中共四川省委发出《四川省委特别通知(第三号)》,要求“尤其在梁、达、顺、潼等地,应加紧领导群众斗争,发动川东、川西北各地游战……”团四川省委在12月的《顺庆中心县巡视报告》中指出:“农村工作的中心是西区和李渡,目前总的路线是加紧群众斗争,准备游战,尤其是注意李渡,李渡是战争直接蹂躏区域。”1933年1月29日,团四川省委在《致南充中心县委信》中作出指示:“目前的形势正需要我们十分努力来发动和布置南充的游战工作。”中共南充中心县委按照省委、团省委的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南部升钟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先后派罗师佛、张洪道、张子文、王焕然、吴景春等人到西区开展工作。3月上旬,党组织以金宝乡的石马垭、龙泉乡的安乐院、中和乡的石海院为中心,抽调党团员和农协会员组成分散隐蔽的游击队,何宣昭任大队长,在西区一带开展游击斗争。

为了在西区建立革命阵地,党组织派何注江竞选龙泉乡团总,竞选成功后被西区青年党党徒告密。杨森立刻派第六混成旅的张玉辉营到西区“清乡”。张玉辉部在中和场抓捕了正在书写标语的共产党员王大树和共青团员王大州,押到金宝审讯。王大树和王大州咬紧牙关,傲骨嶙峋,绝不屈服。七宝寺小学被张玉辉带兵包围,党组织提前得到消息,已将何注江以及相关书籍、传单等转移,张玉辉无功而返。为了侦察和破坏地下党活动,西充、南充两县国民政府在金宝乡、龙泉乡、中和乡的垭口、山岗、道旁设立哨棚日夜盘查。西区游击队组织队员分头出击,一夜之间烧毁敌人10多处哨棚,缴获大刀十多把。杨森大为恼怒,命张玉辉再次来到西区“清乡”,捉拿游击队员。张玉辉没有查到线索,就把七宝寺小学校长何瑶阶抓去交差。后经党组织营救,何瑶阶被保释出狱。

为武装游击队,反击敌人的“清乡”,党组织决定夺取驻大悲寺团防队的枪支。大悲寺地处莲池、龙泉、金宝的交界地,是通往南充、西充、遂宁、蓬溪的交通要道,驻有一个团防队,有30余人、枪。4月27日晚,游击队包围了大悲寺,迅速打倒哨兵,直扑团防队的住房,缴获30支步枪、子弹及其他军用物资后迅速撤离。当晚,游击队俘虏恶霸地主何坤举,并押到蓬溪黄泥处决。5月底,游击队处死西区青年党头目袁国仕,当晚在西区贴出了红军宣判袁国仕死刑的布告,警告劣绅恶霸们停止作恶。此外,游击队还向恶霸地主“借粮”,迫使土豪劣绅不得不开仓放粮,拯救饥民。

为镇压西区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杨森调集3个团的兵力,对西区及相邻区域进行大规模清剿,并在城乡“清共”,抓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200多人,苏俊、何宣昭、罗天照、张子文、赵全英等30多名共产党员相继被捕并英勇就义。苏俊在被敌人押赴刑场时,沿途高唱《国际歌》;赵全英刑前激昂地高呼共产党万岁!6月14日,《重庆新蜀报》以《不怕死的共产党员》为题进行了报道。

在敌人的疯狂清剿下,西区区委损失严重,党组织基本瘫痪,西区游击队解体。幸存下来的党员转入地下继续坚持斗争。

(刘斐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