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区:扶贫路上 巾帼不让须眉

时间:2018-08-21 05:24

 

平坦宽敞的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绿油油的柠檬产业园里长势喜人,青瓦白墙的川北民居依山傍水,规模发展的养殖场生机勃勃……仅4年时间,嘉陵区大通镇芝麻湾村就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小山村旧貌换新颜,该村的领头人、党支部书记皮明芳功不可没。

64岁的皮明芳已扎根芝麻湾村40载。2014年,带着“群众不富誓不休”的铮铮誓言,皮明芳带领乡亲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辟出脱贫致富之路。

强基础 打通交通瓶颈

“就是流血流汗也要让芝麻湾村变个模样!”在2014年的脱贫攻坚村民大会上,皮明芳向全村人作出承诺,要尽快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以前修座房子,材料搬运费都要2万多元。”村民回忆说,前几年,村里连个毛坯路都没有,更别说水泥路,落后的交通条件导致了全村落后的经济状况。“要想富,先修路”。皮明芳根据全村的地形地貌和住户的分布情况,计划修建长4.2公里、宽10米的赵子河水库进库大道,再修通组道和便民路,让道路形成环线并联网互通。

围绕这一目标,皮明芳一边向上争取项目,一边解决30亩土地的征用问题。由于在家的大多为老弱病残,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对修路占用土地一事儿表示反对。皮明芳和村干部分头行动,到村民家里做思想工作。实在讲不通的,就给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打电话,苦口婆心地讲修路的好处。在她带领下,修路的事儿总算有了着落。

为了早日修通水泥路,皮明芳每天守在工地上,协助施工队解决具体困难。饿了就吃袋方便面,累了就随便找个角落靠一下。在修路的过程中,一场意外,造成皮明芳轻微脑震荡。医生说需要住7天院,在家静养3个月。可她住了3天院,就回到村里继续忙修路的事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皮明芳带着全村人用了3年时间,修建了10米大道和11公里组道、10公里便民路,实现了道路户户全覆盖。

兴产业 增强“造血”功能

 “老百姓腰包不鼓,说啥都没有意义。”在修建水泥路的同时,皮明芳又立下新的“军令状”。借助该村优越的地理和交通条件,她计划拓展致富渠道。

2015年9月,该村引进企业计划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需要流转土地1600余亩。由于所涉及的农户较多,且在家的老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担心流转土地之后自己无事可做。“土地都租出去了,我们一家人吃什么?”村民大会上,70多岁的皮培会提出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皮明芳又挨家挨户去解释,宣传土地流转的好处,最终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去除杂草、平整土地、栽植果树……土地流转之后,村民们到产业园当起了“产业工人”。据统计,该村有劳动能力的人每年人均务工收入在6000元以上,人均土地租金收入有1100元。

此外,皮明芳还发动致富带头人黄忠海、何虹桥,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1个、家庭农场1个、专业合作社1个,带动36户贫困户增收。

与此同时,皮明芳还动员农户在房前屋后的自留地发展庭院经济35亩。通过农民夜校,动员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向村民传授种养技术,增强村民的致富本领。

美环境 提高幸福指数

“以前我家的老房子都垮了,一直寄宿在亲戚家。现在好了,有了自己的安全住房,而且交通、水、电等都很方便。”易地扶贫搬迁户余桃元住在干净明亮的新房里无不感慨。据他回忆,过去他住在山上,吃水和出行都很困难。后来在皮明芳的帮助下,借助国家的惠民政策,他才在山下住上了现有的好房子。

“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拆除一批、统筹一批、保护一批,我村完成D级危房重建3户、C级危改配套18户、易地扶贫搬迁2户、土地挂钩项目新建62户、‘五改三建’75户,并修缮了特色民居、四合院、祠堂等。”说到村上人居环境的变化,皮明芳如数家珍。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皮明芳还争取资金,硬化了村民的院坝。

房子建好了,一有空,皮明芳就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督促环境卫生,引导村民摆顺扫干净。同时将环境卫生纳入“星级农户”评比内容,通过政策激励、教育引导,让村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群众想到的我们想到没有?该争取的政策我们都争取到了吗?”看着焕然一新的芝麻湾村,皮明芳和村两委班子又在思考全村未来的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