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川北地下党为迎接解放的斗争(节选二)

时间:2024-03-04 08:49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川北工委的领导下,遂宁、蓬溪、南充、渠县、巴中、三台等地的党组织都为贯彻南方局的指示而行动起来。各地先后把武工队组织起来了,同时还在党员中进行了强增党性、严格党纪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就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利用白色恐怖和叛徒的出卖来压垮、整垮地下党的阴谋,同时也为迎接川北解放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1949年七八月,解放战争的炮火在四川附近的省份打响之时,在川北工委领导下的各地方县工委、中心县委做了以下几种工作:第一、加强宣传。在各地城乡进一步广泛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土地法大纲》等文献;第二、积极策反。通过统战关系,利用地方上层人士,争取敌方党政工作人员,使其届时主动移交政权,维持地方治安,改编地方武装;第三、扩大武装。把武工小组扩建为武工队,把武工队扩建为武工支队。对武工队员进行政治思想和组织纪律教育,并适当进行军事训练。要求能够做到对于抗拒解放的地方或单位,实行武力接管。总之,我们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等待着解放大军的到来。

在11月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以迅猛之势,从贵州、湖北、陕西、甘肃等几个方面向四川挺进。苦难的川北人民日想夜盼的“天亮”的日子就要到来了。川北工委所属的巴中中心县委、江油中心县委、阆(中)南(部)工委、遂(宁)蓬(溪)工委、南(充)岳(池)工委、渠(县)广(安)工委、三(台)射(洪)工委、中江工委等都积极活跃地展开工作,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取得了不少的战果。他们发动群众,收缴和登记各乡镇敌人的武器,策动敌人地方自卫队起义,截击溃逃敌军,以至成连成营地解除敌军的武装,使敌人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他们还维持地方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保证军需供应,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各县的战斗,使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举解放了川北各县。

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县域之后,各地武工队又扩大战果,清扫残敌,守卫城市。在南岳工委的领导下,南充县以朱光璧、袁观、胡豫侯、岳小平等同志组织的武工队发展到300多人,有3个大队,1个直属队。原决定配合解放军解放南充,但因解放军(二野部队)进军神速,武工队又驻扎在距城50多里的浸水乡,因而没赶上12月10日解放南充城。但在当晚,武工支队连夜赶到南充对岸的河东乡。12月11日清晨,武工支队的几个负责同志即过江与二野3兵团94团部队的罗政委等接上联系,并介绍了情况,向部队进行了亲切的慰问,最后,南岳工委决定留袁观(工委书记)住南充,与部队和临时治安委员会保持联系。武工支队仍回浸水乡。同时,他们一面组织宣传队(由川北文学院的学生党员十几人组成)到周围的小佛、青居、永安、同兴、东兴、溪头等乡镇宣传《刘邓公告》;一面派出党员同志到附近乡镇担任自卫队长,维护地方治安,收缴敌人的枪支。

——摘自《南充解放纪实》中《王叙五:回忆川北地下党为迎接解放的斗争》(中共党史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