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机关党建调研获奖论文集(3)

时间:2024-12-13 11:41

目 录

创新工作载体  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

高坪区直机关工委课题组


促进机关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抓党建工作责任的思考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课题组


浅谈推进法院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市中级人民法院    


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基于蓬安县各乡镇抽样调查

蓬安县委党校  熊  静


党建引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



创新工作载体

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

高坪区直机关工委课题组

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是制约党的建设质量提升的一大顽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为此,高坪区直机关工委围绕“全面增强机关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破解‘两张皮’问题”这一主题,聚焦“创新工作载体,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这一重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组织座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认真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对策,形成如下报告。

一、课题背景

2019年7月9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

2020年10月1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印发《关于破解“两张皮”问题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意见》,围绕“牢固树立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理念”“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业务工作中”“推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业务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业务工作全过程”“完善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机制”“建设精通党务、熟悉业务的党务干部队伍”等7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

二、问题表现

通过调研座谈,深入分析机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主要有以下5种表现形式:

一是不能精准把握“虚”和“实”的关系,在理念上将党建与业务进行了分割。有的党员干部在理念上存在误区,简单认为抓机关党建就是抓理论学习,主要是“务虚功”;抓业务才是抓发展,是正儿八经“干实事”。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很多同志对党建工作仅满足开会、学习、做笔记,“赶鸭子上架”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对业务工作“兴趣”浓厚,干得起劲,认为能出实绩、见实效,从而致使党建与业务各念各的经、各弹各的调,彼此分割、相互背离。

二是不能精准把握“主”和“次”的关系,在主观上将党建与业务进行了分割。有的党员干部对党建与业务的辩证关系把握不准,认为只有业务工作是“主业”,是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必须完成的“硬指标”,而党建工作是“副业”,是可做可不做、只需要党务干部参与的“花架子”,人为将党建当作业务的附庸,进行了分割。

三是不能精准把握“严”和“松”的关系,在操作上将党建与业务进行了分割。机关党建有一套严肃、成熟的工作制度,既包括“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也包括党费收缴使用管理、党务公开等工作制度。但是因为机关单位对党员干部的管理更多依托于行政关系、工作关系,导致一些机关党组织书记对党员特别是非同办公室的党员教育管理有难度,不自觉在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要求和制度上打了折扣、做了变通,致使“硬制度”“软约束”,没有很好的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不能精准把握“学”和“做”的关系,在运用上将党建与业务进行了分割。部分机关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中更加注重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开展理论学习较多,在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却找不准着力点,特别是在为群众办实事时缺乏系统观念和思维,以党建赋能业务发展的主观意识、创新载体较为缺乏。

五是不能精准把握“做了”和“做好”的关系,在考核上将党建与业务进行了分割。在一些单位的目标考核中,对业务工作的考核占了大头,致使党员干部更加重视业务考评,对业务工作的要求是既重量更重质;而相应的党建工作考核则较为简单,没有对应业务考核形成统一标准,未建立党建与业务双向检验、双向考核的考评体系,致使多数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仅满足于完成了,而不是做好了。

三、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座谈,深刻剖析机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的表现形式,发现导致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4方面原因:

一是政治站位不够高,思想上没有校准“定盘星”。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简单把党建工作等同于一般工作,没有从政治的高度来认真看待,来深刻把握,缺少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参与感。特别是个别单位“一把手”,不把党建当主业,没有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导致党建工作从“源头”就开始弱化,形成了“上行下效”的不良风气。

二是工作研究不够深,思路上没有形成“封闭环”。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机关党组织对机关党建工作的客观规律、内在逻辑研究不深入、不透彻,在工作思路上找不到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合适切入点,导致党建与业务不合拍、不着调、不协同,在实际工作中“二元化”运行,成了“平行线”。

三是标准要求不够严,责任上没有绷紧“高压线”。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单位没有结合实际,对机关党建“三级五岗”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导致“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的责任链条还不完善,上下一般粗。同时,个别机关党组织对制度的刚性落实不够,对党员的硬性约束不够,导致压力传导下不来,党建工作“上热中温下冷”,责任层层递减。

四是队伍建设不够活,保障上没有激发“驱动力”。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机关党务干部兼职的多、专职的少,导致机关党务干部很难把有限精力全部投入到机关党建中来。同时,有的单位不重视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年龄层次、文化程度上不注重平衡,有的党务干部一干就是三、五年,甚至将党务岗位作为安置性岗位,人为地造成了党务干部换岗难、提拔难的局面,严重影响党务干部工作积极性。

四、高坪实践

高坪区现有机关基层党组织58个,其中,机关党委23个,机关党总支4个,机关党支部31个。近年来,高坪区直机关工委聚焦破解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创新实施党建项目工作法,通过“精细化调研、合理化选题、系统化论证、清单化管理立体化督导、节点化推进、标准化考评、品牌化推介”的机关党建闭环管理模式,有效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一是精细化调研。要求各机关党组织立足本单位职能职责,结合业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干部群众开展“沉浸式”调查研究,摸准真实情况,把准问题症结,找准突破重点,为项目化推进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是合理化选题。引导各机关党组织结合目标任务,联系工作实际,紧扣“自身建设、为民服务、攻坚破难、引领发展”等精准划分党建项目类型、合理选择课题。

三是系统化论证。要求各机关党组织针对选择的课题,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论证,向区直机关工委报送党建项目计划。区直机关工委对各机关党组织报送的计划进行比选,最终确定拟实施的重点党建项目。

四是清单化管理。相关机关党组织就区直机关工委确定的重点党建项目逐一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措施、责任人员、完成时限。同时,要求本单位党组(党委)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分管负责同志全程参与、全程把关。

五是立体化督导。坚持区直机关工委联抓联动,将党建项目建设纳入机关基层党建定期督导重点内容,并安排人员结对联系,跟踪党建项目进展,会同解决问题困难。

六是节点化推进。区直机关工委每半年开展一次现场拉练,采取实地观摩、会议座谈等方式,加强集中推进,促进交流学习,分享项目经验做法,推动成果转化。

七是标准化考评。将党建项目建设情况作为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项目按时完成、实施效果好的,予以通报表扬;对项目实施进度滞后、效果不理想的,扣减党建目标考核分值,考评结果纳入负面清单。

八是品牌化推介。坚持项目建设、宣传推广“两手抓、两手硬”,突出示范引领、做实标准规范,加大总结推广力度,形成一批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让党建项目“建起来、用起来、靓起来”,持续巩固拓展党建引领发展的良性格局。

五、对策建议

结合高坪区自身实践,课题组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是坚持首抓方向,聚焦聚力抓实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破解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必须始终聚焦党政机关的政治属性,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的把讲政治贯穿到机关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把准政治方向,认真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

二是坚持真抓思想,聚焦聚力抓严理论武装。理论武装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破解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必须紧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坚定不移推进以党的创新理论知识指导业务工作实践,确保从思想深处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三是坚持大抓质量,聚焦聚力抓强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破解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必须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解决突出问题,拧紧责任链条,切实把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是坚持重抓示范,必须聚焦聚力抓好引领带动。机关单位党员集中、干部集中、领导集中、权力集中,是各行各业的“风向标”“指路牌”。破解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必须始终聚焦“走在前、作表率”的总要求,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和机关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创新载体机制,引导其在服务中心上打头阵、在优化作风上当先锋、在为民办事上作表率,真正使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课题组成员:王琴、何国勇、陈琰、杨强、彭极元)



促进机关党支部书记

认真履行抓党建工作责任的思考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必须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机关党支部书记处在抓机关党建责任体系的关键环节,唯有不断形成“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责任内容、促进责任落实、考核责任成效”的闭环回路,才能真正把机关党建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促其知责于心

知之越深,行之越笃。机关党支部书记一般是兼职非专职,重行政职务轻党内身份;业务干部居多,重业务轻党建;职级普遍“倒挂”,重表态轻落实。促进机关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根本还是要从政治引领入手,促其灵魂“开窍”,在党忧党、在党务党。

一是强化政治素养,启发政治自觉。政治素养过硬是机关党支部书记履职的基本条件。政治素养首要体现在熟知党的理论,以政治理论的清醒促进政治行动的自觉。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契机,引导机关党支部书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真正实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自觉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抓好机关党建的实际行动上来,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是强化政治使命,启发思想自觉。机关党支部建设跨越历久时空,走过万水千山,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强化政治机关意识、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中,承载着强大的政治引领和保障作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机关党支部书记深入了解机关党支部建设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充分认清独特的政治功能,认真汲取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绝不能把机关党支部看低了,看轻了,看小了,看软了,自觉站在确保红色江山世代相传、革命事业永续传承的高度,薪火相传、赓续奋斗,做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不断谱写新时代机关党建事业新篇章。

三是强化政治身份,启发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连本职工作都没做好,不担当不作为,把党组织交给的责任田撂荒了甚至弄丢了,那就根本谈不上两个维护。”机关党支部书记被选举出来、被组织认定,是党组织在机关末端开展工作的“党代表”,身份荣耀、职责重要。结合日常教育管理,引导机关党支部书记牢固树立“抓支部建设是本职,不抓支部建设是失职,抓不好支部建设是渎职”的理念,时常拷问自己“选任为什么?应该做什么?岗位留什么?”自觉牢记政治身份、履行政治责任、体现政治价值。

二、完善责任内容,促其担责于身

责任制,责任在前,明制在后。机关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仍不够完善,强调党组织多、强调个体少,要求党委(组)书记多、要求支部书记少,原则规定多、具体细则少,既有“雾里看花”的迷茫,又有“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遗缺。需要将责任具体化、精细化,做到责任界限明晰、责任内容有机衔接。

一是对标刚性规定常态化压责。规范机关党支部建设的党内法规制度很多,最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最直接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其它《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和《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在名称上虽然没有直接体现机关党支部,但同样起着规范引领作用。机关党支部书记的日常职责散见党内各种法规制度,需要逐法逐规、逐条逐款,把“日、周、月、季、半年、全年”必须执行落实的“规定动作”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系统梳理,形成表格式提醒、强制性推进、常态化落实的履职格局。

二是对表重大任务清单化明责。围绕党建目标,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或重要时节,往往需要安排部署机关党支部一些重大任务活动来牵引党支部建设,以此提升党建工作质效。这些重大任务是对机关党支部书记党内法定职责的延伸和拓展。比如主题教育、创建“四强”党支部等,需要融合渗透到机关党支部日常建设之中,更需要对照机关党支部书记职责,将工作任务进行精准细化,建立一套标准明确、内容具体、思路清晰、推进有序的工作清单,营造“对表清单抓落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工作氛围。

三是对照批示指示自动化加责。机关党支部建设总体上具有规律性和稳定性,但也有特殊性和不确定性,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紧跟党的中心任务发展,紧跟从严管党治党进程,党中央会及时做出相应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会时常做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要求机关党支部书记应政治敏锐、听令景从,迅即反应、闻令而动,自觉“第一时间”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指示作为“第一议题”深入学习领会,善于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系统领悟,结合党支部实际,自动担当、积极作为,坚决抓好末端贯彻落实。

三、提升综合能力,促其履责于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机关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个别不懂不会盲目干,个别片面抓建应付干,个别按部就班死板干。能干,有“能”才能“干”。真正履责于行,还需重点提升“三种能力”。

一是提升实践能力,强能与释能并进。按照“抓什么训什么、管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求,定期对机关党支部书记进行任职培(轮)训,熟悉掌握基本的党务常识、招法和技能,做到行有准则、动有依据、做有规范。广泛开展岗位竞赛、技能比武、结对帮扶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增强机关党支部书记履职的才气和底气。注重推动优秀年轻机关党支部书记到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线,接地气、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积极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

二是提升统筹能力,党建与业务相融。党建工作要为中心工作服务,不能就党建抓党建,不能搞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需要提升机关党支部书记的系统思维和统筹能力,澄清“重业务、轻党建”的模糊认识,明白党建和业务的基本内涵,坚持围绕中心抓支部,抓好支部促业务,做到党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善于更加精准对接业务发展所需,做到理念融合、机制融合、载体融合,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支部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在融合发展中相互促进。

三是提升创新能力,守正与创新互促。机关党支部建设面临着许多新要求新考验新挑战。鼓励机关党支部书记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把全面从严治党理论转化为推动机关党支部建设的思路和举措,重视总结提炼实践中的创新经验,不断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使其能够长久发挥作用;处理好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的关系,既以目标为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又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落实工作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

四、丰富载体举措,促其尽责于效

尽责就是把口头讲的、纸上写的东西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促进机关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还存在“创先争优”劲头不足、督查整改力度不大、严格奖惩刚性不强等问题,仍需持续挖掘动力、传导压力、激发活力,打通机关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最后一公里”,促进机关党建全面提质增效。

一是注重“四强”创建牵引。按部就班只能“守摊子”,“创先争优”才能“有路子”。创建“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是对机关党支部书记抓党建的压力和动力,更是检验抓建成效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以创建“四强”党支部为牵引,坚持以评促创、以创促建、评创并举,细化制定“四强”党支部评选创建规则,推动机关党支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持续激励党支部书记始终以千帆竞发的势头、千方百计的劲头、千里挑一的盼头,锐意进取、执意争先、开创佳绩。

二是注重常态监督检查。扎实做好党建督查工作,结合定期巡视巡查、例行调研检查、随机明查暗访、专项督导检查,依据督查清单,采取谈心谈话、群众测评、问卷调查、个别询问等办法,及时掌握机关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引入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做法,对思想不重视、履职不认真、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提醒谈话。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工作负面清单通报制度,同时向所在单位党委(组)备案。能及时整改的及时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限期整改,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补短板、强弱项、增质效。

三是注重考核结果运用。结合年度考核,扎实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专项考核评价活动,精心组织机关党支部书记抓党支部述职评议考核,对标抓建标准和履职要求,客观总结、全面反思、深刻剖析抓机关党支部工作情况,进行多角度检视、接受全方位监督、组织立体式评议。考核结果同机关党支部书记提拔使用、评先评优挂钩;对优秀机关党支部书记及时做好表扬宣传,营造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在职务提拔、职级晋升上优先考虑。反之,对不称职的机关党支部书记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岗位调整等组织处理,对党支部发生重大问题、严重渎职的机关党支部书记应依据有关党纪规定,严肃追责问责,传导压力、以儆效尤。



浅谈推进法院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市中级人民法院  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机关党的建设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是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的根本职责和核心任务。我们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增强贯彻实效,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质量。

一、正确理解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辩证关系

(一)机关党建促进业务工作的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经济突飞猛进、中华民族日益振兴,事业的强盛离不开党建工作的统领。原文通读中央和地方各项文件、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是必要的,但更要领会文件及领导讲话中的内涵及其对各项工作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党的建设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机关党组织通过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协调理顺各方面关系,解决矛盾、克服困难,进而保证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加强机关党建是保持机关各项职能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内容,抓好机关党建才能有效引领各项业务工作健康向前发展。

(二)业务工作丰富机关党建的内容。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党建必须为党的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服务,离开了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机关党建就会脱离实际,失去针对性和目的性,也不具有长远的生命力。安排业务工作时,不仅要考虑到工作本身的合理性、风险性及对社会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工作安排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推进和完成业务工作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损害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现象,在计划和部署业务工作的同时必须注重融入党建因素,将业务工作与党建同部署、同落实,以党建制度约束业务工作规范进行、健康开展,确保每项业务工作在党建宏观指导下取得应有的成效。

(三)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密不可分。党的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面也很广。机关党建为业务工作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业务工作又丰富和补充了机关党建的形式和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一方面,业务工作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必须依靠机关党的工作的宏观指导,抓好机关党建将会为业务工作顺利开展、健康运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机关党建需要相关业务工作支撑,丰富内容、增添活力,离开业务工作的融入,机关党建就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两者融为一体,有血有肉,在业务工作中强化党的建设,在党建活动中渗透相关业务,各项活动才能增强凝聚力、影响力。

二、深刻认识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汲取历史经验、推进机关党建创新发展的时代表达。党之所以能够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任务,是同党始终重视自身建设、把党建与各个时期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密不可分的。党建设初期,1927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第一次明确在机关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首次对机关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主要任务作了较明确的规定。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出的第一份关于机关党的建设的文件。1956年9月,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赋予机关党组织对本机关党员监督的职责。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协助职能。2010年6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规定了机关党建的这一职责定位。进入新时代,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通过党章,将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由协助监督充实完善为协助和教育、管理、监督。

(二)实现目标任务、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选择。新时代机关党组织只有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的建设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才能完成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一是为推进各项工作提供动力。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质上是发挥党的建设在推进伟大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纠正只抓业务、不抓党务,只注重行政工作、不注重党建工作的“一手硬一手软”问题,为工作发展提供动力。二是为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提供支撑。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重点在于如何以党的建设带动和促进队伍建设,纠正只强调行政手段、忽视党组织作用发挥,只注重晋升激励、不注重党性锤炼,只看到本职业务、看不到党的事业全局的现象,为党员队伍建设注入灵魂。三是为站稳人民立场提供保证。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归根结底是如何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纠正服务群众说在嘴上、落不到行动上,只关注自身得失、不关注群众利益,“关门”抓党建多、“开门”听意见少等片面现象。

(三)强化组织功能、破解机关党建现实难题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机关党的建设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清醒看到,长期以来“机关党建工作做什么”和“如何认识和处理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这两个难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树立机关党建新发展理念的实然。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说到底是理论武装薄弱和对新发展理念的认知、贯彻、落实不力的问题。这就要求机关党建必须解决好理论武装与业务工作关联性不大的“两张皮”问题。二是履行机关党组织自身职责的使然。只有打通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关节点,真正实现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才能履行好党组织职责,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三是攻克机关党建现实难点堵点的当然。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党员干部重业务工作、轻党建工作,或者以业务代替党建工作,严重影响机关党建工作质量水平。四是推进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的必然。机关党建对其他领域党建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起来,把提升党员的政治能力与业务能力融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充分发挥表率带头作用。

三、法院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发展现状及原因剖析

(一)融合发展思想认识不到位。目前,法院机关党务干部多为兼职,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行政身份、轻党内职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机关党建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机关党建工作是软任务,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少做点影响不大,业务工作做不好影响年度考核,党建活动太多会影响业务工作开展;有的认为机关党建主要是做好党员的工作,忽视了对群众的带动作用。二是对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关系认识不到位。日常工作中,强调业务属性多,强调政治属性少,依赖行政手段多,发挥政治优势少,导致工作重心一头沉,没有真正发挥党建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和业务工作对党建的支撑作用。三是对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党建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难度大,容易得罪人,而业务工作主要是做事或物的工作,成效快,容易出成绩,或将二者分割开来,形成不了合力,使党建工作失去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融合发展机制衔接不紧密。法院系统虽然普遍将加强党的建设纳入日常工作中,但从机构设置来看,没能将党组织的机构纳入内设行政机构统一谋划、统一研究、统一编制、统一配备,使党组织的机构与内设行政机构相脱离,造成机构设置的不融合。从人员配备上看,内设机构负责人是任命制,而党组织负责人是选举产生,任职方式的不同导致履职认知上有偏差。从制度建设层面看,没能将党建工作制度纳入业务工作制度体系之中,造成制度的不融合。

(三)融合发展激励措施不给力。机关党组织目标任务没有硬性指标,日常管理没有刚性约束,支部堡垒作用发挥不到位。内设机构负责人管理的是审执业务实体,目标任务职责明确,但部分负责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导致党建领航业务作用发挥不好。机关党建工作在考核指标内比重偏低,影响了抓党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科学有效的鼓励激励和关心关怀机制,学先进、当先进、赶先进的氛围与活力不足,在评选表彰先进时也存在党内和行政奖励标准、兑现方式不一致等问题,影响到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

四、推进法院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途径与对策

解决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脱节的问题,必须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突出思路举措创新、方法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抓好党建促业务,确保业务工作得到坚强的政治、思想保障,围绕业务抓党建,确保党建工作有联系实际的抓手和依托。

(一)抓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抓住“关键少数”。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围绕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认清党建和业务工作相融合的现实需求和巨大作用,认真梳理本单位或本部门在融合中的不足,做到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强化督导、务求实效。二是建强党建队伍。把会干能干想干的干部充实到党建队伍中来,让党务干部工作有劲头,事业有奔头。要求党务干部做到“多一些亲力亲为,少一些纸上谈兵;多一些脱鞋下田,少一些坐而论道;多一些吹糠见米,少一些花拳绣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党建与业务齐头并进,做到“政治上放心、业务上精心”。三是力求人人参与。提高全体党员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让每名党员认识到自己不是看客、不是过客,而是党建的主体和责任人。将党员干部作用体现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从而让广大群众在“学有所向、思有所依、悟有所得、践有所靠”中推动法院建设新发展。

(二)突出支部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一是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党支部制度建设,加大党支部活动经费预算。实行上级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指导后进薄弱支部工作制度、先进支部与后进薄弱支部结对共建制度。二是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创新党员管理监督的方式方法,抓实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将党员业务工作绩效作为民主评议党员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党员业务工作绩效述评制度。三是加强党务干部培训指导。完善机关党务干部任职培训和定期轮训制度,采取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引导党务干部正确处理党务与业务的关系,努力提高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能力。四是坚持围绕中心抓实党建。聚焦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将机关党建所长所能与中心任务所需、业务工作所求有机对接,以推动中心工作实效衡量机关党建工作成效,一体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

(三)创新方法载体,丰富思路举措。一是创新政治理论与业务学习融合载体。注重互动式、体验式、情境式学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支部活动过程成为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工作本领和解决业务实际问题的过程。二是构建推动解决业务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党建载体。采取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关组等形式,组织党员合力攻克重点难点问题。注重把业务工作薄弱环节中反映出的问题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着力点,做到党建与业务同抓,治标与治本结合。三是建立健全机关党组织监督载体。采取引用科技信息技术,通过内部巡查、专题督查、个别核查、廉政风险点防控和预警提醒等方式,构建机关党组织有效监督的载体,加强对机关党建和业务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四是创建特色党建文化品牌。党建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性在信仰、组织、制度、实践方面具有的鲜明特征。扎实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努力建成有自身特点的党建文化,使其成为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工作落实、体现关爱情怀的重要抓手,使广大干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激励、引导和鼓舞。

(四)注重完善机制,确立鲜明导向。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重要性教育的力度和频次,积极引导大家跳出党建看党建,聚焦主业看发展,及时总结推广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经验做法,让干警对党建和业务工作相融合有更为直观的认识。积极总结法院建设好人好事和好的建设成果,以激发干警自豪感和成就感,让大家对业务和党建融合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围绕“干什么、怎么干和干到什么程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建考核评价体系。从法院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协调、完善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联动机制,注重推行机关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实行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考核、同权重,以考核的刚性约束促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真正有机融合、同步落实。三是完善干部选任机制。坚持对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进行年度述职评议考核,推动党建考核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将党建工作考核结果确定为考评党组织领导班子业绩的重要依据,真正让融合的结果实起来、硬起来。四是探索问题预警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做到发现问题准、分析问题透、整改问题实,切实把影响融合的深层次问题挖出来、把隐蔽性问题找出来。对问题整改要明确责任主体、进度时限和工作措施,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基于蓬安县各乡镇抽样调查

蓬安县委党校  熊  静

从建国初期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到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再到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国的农村建设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大转变。这既体现了党的农村政策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又要求党的最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能力和素质要同步提升。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落实

首先,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为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党中央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67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109项国家支持乡村振兴税费优惠政策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想吃透这些政策、宣传这些政策,甚至合法合规利用这些政策为农村的发展搭桥,都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理解能力,坚持全面学、系统学、结合实践学。其次,当前国家发放的农业、低保、老年补贴等,能否实事求是地帮助到困难群众,能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广大群众手中,这都取决于村党组织书记是否依法依规落实政策。

(二)有利于引领农业农村科学高效发展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可以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该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快慢。理论水平高、思想观念新、工作能力强的党组织书记面对乡村振兴中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能够依据村情村貌科学分析本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短板,能够根据资源禀赋帮助农民发展集体经济,能够借助人脉资源帮助农民发展产业,能够依托国家惠民政策让农民群众受益等。由此可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不仅要成为乡村治理的一把好手,还要成为发展致富的能手,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能力是引领农村科学发展的前提,也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必然路径。

(三)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我国农村总体上是稳定的,但由于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人民群众法治意识薄弱、村干部治理观念的落后等,农村仍然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如何才能洞察村里的不稳定倾向,恰到好处的处理矛盾事件,进而维护农村稳定呢?这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能力水平密切相关。比如,在个别农村党员信仰信念发生动摇的时候,他能够向农村党员和人民群众大力宣传我党在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细数新时代幸福生活的点滴变化,在农村大地播撒红色文化火种,让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让群众感党恩,跟党走。久而久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领导权威和良好形象就在村民心中树立起来了,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乡村治理就更和谐稳定了。

(四)有利于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水平,要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居民向上向善。这一系列工作都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出了考验和挑战,他们的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本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实效。只有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他们才能立足乡村本土特色,积极探索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开发特色文化资源,破除农村陋习,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尚。

二、蓬安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

蓬安县幅员面积13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5.6万人,户籍人口64.97万人,下辖2个街道、14个镇、5个乡,84个社区、228个村委会。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以来,通过专题培训与岗位实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遇到的风险挑战大、矛盾困难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能力与农业农村的发展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结构不优,难以增强工作活力

1.性别比例失衡。调查数据显示,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12名,男性278名,女性34名,其中女性村党组织书记只占10.90%。一方面,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女性参与政治事务的意愿不高;另一方面,某些地方配备女干部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有的女干部在民事乡情中难以争取到话语权,难以收获参与感,其应有的优势和作用发挥不充分。

2.文化程度偏低。村党组织书记312人中,大专及以上的仅65名,占总人数的20%。村党组织书记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这势必会影响到他们了解落实农村方针政策的深度,强化创新思维带动农村发展的高度,发扬民主意识优化党群干群关系的温度,坚持法治观念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宽度。

3.年龄结构老化。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仅9人,占总数的2.88%;36-55岁之间的168人,占总数的53.8%;56-60岁之间的135人,占到了总数的43.26%。究其原因,一是村里年轻人本来就少,加之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在选举过程中很难被大家信服;二是政治信仰淡薄,害怕加入干部队伍束缚太多,责任太重;三是个别老干部思想认识偏差,不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和推荐。

(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从学习时长上看,调查数据显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天学习时间不足1小时的占54.3%,部分党组织书记除了参加集中培训外,以村务工作重、家务事情多等理由放松了自主学习,导致对政策了解不准确不全面。从学习方式看,很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培训中只停留在听、记,却不善于细思细悟,仅仅达到应付检查传达的目的;在通过微信、抖音等线上途径开展自主学习时,纯粹凭兴趣,自己感兴趣的就看,不感兴趣的不看,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2.致富能力不强。调查发现87.76%的村民都认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这说明经济取得发展、生活更为富裕是村民整体的期盼。调研组在实际走访中得知,有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想带头致富却因缺资金、缺资源等因素而束手无策;也有一些面临换届或退休,以一种“看一看”、“等一等”的消极态度对待经济发展;还有的思想比较保守落后,既没有开拓创新、寻求出路的使命感,也没有奋勇争先、敢于突破的紧迫感,他们秉承“不干事也不出事”的理念,做“老实人”,走“老路子”,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发展。

3.服务群众能力不强。走访中有村民表示,当某些村民对于党的政策不理解、支持力不高、情绪不满时,有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不能做到有理有据正面宣传解释,而是威胁强迫推行;当村民家中发生变故遇到困难时,有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不仅不主动关心救济,反而嫌人事多;当村民之间产生矛盾纠纷时,有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只注重“和稀泥”“息事宁人”或强压弱势方暂时终止矛盾。这些现象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念等显然是相悖的。

(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内生动力不足,难以激发工作热情

1.形式主义让人疲于应付。调研组成员走访个别乡村建设搞得好的村(社区),他们反映各类检查、考核、报表等名目繁多。检查的人员一波又一波,大小会议一场赶一场,各类考核一个接一个。看似只翻资料的检查、只看痕迹的考核、只要数据的报表,却时常忙得他们晕头转向、东奔西跑,也正是这些所谓的“分内事”耗费了他们的时间,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2.工作强度与待遇不成正比。据了解,蓬安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目前的工资为3000元/月,没有其余补贴和加班补助,这让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很失望。一方面,他们不属于体制内干部,在工作时间上全年无休,工资待遇差、社会地位低,这让他们心理上的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平常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他们既没有时间做自家的农活,也没有更多精力发展自己的产业,在他们看来,提高他们的收入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和最实际的帮助。

3.基层工作难开展。实际调研发现,近七成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认为基层工作比较难。特别是在面对低保、五保、残疾人、老年人养老补贴等民生资源分配不均时,村民难免会心生怨气。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推动落实上级的各项任务政策时,如人居环境整治、医保缴纳等,村民故意不理睬、不配合、不支持,有的甚至唱反调。

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针对农村工作实际需要,必须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战斗力、创造力、凝聚力、担当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一)选优配强,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战斗力

提升农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核心在选才。

1.拓宽选拔渠道。一是内部选拔。坚持“不分性别、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从本村村民中选拔群众认可度高、了解农业农村行情、基层经验丰富、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年轻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二是调整下派。如本村内没有合适人选,可依法在本乡镇范围内选配,畅通选拔渠道,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稳定发展。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根据省委组织部政策要求,可增设一名村党组织副书记,纳入村常职干部进行管理。三是外部引进。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喜欢农业、热爱农村、具有涉农知识又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从而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整体素质。

2.建立后备人才库。一方面要建立农村优秀人才信息库和联系制度。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动态掌握各行政村本土大学毕业生、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信息。建立联系台账,定期沟通联系,了解思想动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跟踪服务,引导外出人才为家乡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另一方面要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储备。大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充实储备一批年龄40周岁左右、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将其管、培、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力争每个行政村动态保持有2-3名成熟可用的年轻后备干部。

3.抓好农村党员发展管理工作。农村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骨干力量,是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左膀右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他们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大力培育,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创造力

提升农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基础在培养。

1.加大培训力度,增强灵活性思维。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培训工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是村(社区)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只有统一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能力,才能让他们勇立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战天斗地、稳立维护稳定的最前沿忠诚奉献、勤立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排忧解难。二是建立三级培训机制,系统化、常态化开展培训工作。县委每年对村干部开展1次全覆盖培训,并进行结业测试。乡镇(街道)每半年组织1次专题培训,村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并将村党组织书记新任培训、进修培训和乡村振兴专题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将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和知识性培训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三是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以县委党校为培训主阵地,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丰富实地观摩、案例分享、互动交流等方式,坚持“走出去、学进来”,提高学习的深度和效度。在面对面交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方式和手段,提高学习的广度和宽度。

2.结对帮扶,增强多元化思维。鼓励引导参加学历提升。通过扩大招生名额、发放补助金等方式,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村“两委”干部参与学历提升,力争2—3年后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普遍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推广“导师帮带制”。完善“以老带新、提升技能”的帮扶方案,组织工作经验丰富的“老乡镇”“老支书”担任工作导师,采取“一对一”方式,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进行结对帮带,传授工作思路、方法技巧、实践经验。

3.实践锻炼,增强开放性思维。建立县级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支持乡镇(街道)探索建立一批具有特色的实践锻炼点位,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采取实地参观学习、挂职锻炼等方式到先进村、实践教学基地和特色点位锻炼学习。通过观摩学习和实践锻炼,开阔他们的眼界,拓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因地制宜为本村发展找门路,为本村群众干好事。

(三)严格管理,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凝聚力

提升农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关键在制度。

1.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坚持“三会一课” 、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结合实际开展主题党日、警示教育等活动,着力解决党内活动深度不够、流于形式的问题。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整顿,创新党内政治生活的形式,让村党组织书记在活泼生动的党内生活中自觉进行政治体检,查找差距不足,及时整改提升。

2.加强规范管理和纪律监督。一方面,县级规范管理。县委组织部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村级事项决策公开和村干部任职资格联审、经济责任审计、日常管理等制度机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保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处于有效监督之中。另一方面,群众有效监督。通过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对于不胜任不尽职甚至违法乱纪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根据情节轻重及时批评教育、调整、清退,整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

3.建立包村联户制度。全面落实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制度。实行乡镇(街道)党(工)委常态化与村干部谈心谈话,做到“七必谈、三必访”(即班子不团结必谈、岗位调整必谈、工作遭遇挫折必谈、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谈、思想情绪较大波动必谈、干部群众有反映必谈、出现违法违纪受到批评或纪律处分必谈,生病住院必访、生活遭遇重大困难必访、家庭发生重大矛盾纠纷必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强化激励,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担当力

提升农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重点在激励。

1.拓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长空间。一方面畅通成长渠道。结合实际适当增加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报考公务员、事业干部名额,推动常态化开展“五方面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另一方面强化政治激励。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树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良好形象。

2.提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报酬待遇。推行“基础工资+绩效补贴+奖励补贴”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一是按照不低于本地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的标准核定调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逐步建立农村带头人收入正常增长机制。二是绩效补贴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设置发放。同时要落实养老保险补助,鼓励有条件的村常职干部以个体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不变。另外,要建立健全农村带头人正常离任荣退制度,落实关爱救助,加强对村干部离任后的关心关爱。三是探索经济奖励办法。支持各乡镇按规定制定奖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的具体措施,提高村级带头人的收入水平。

3.探索差异化考核方式。支持乡镇(街道)根据不同村情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开展差异化考核。首先细化绩效管理标准,尤其要明确其加分因素和一票否决因素。其次围绕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群众工作等方面,各乡镇每年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集中考核,县委组织部对乡镇考核情况进行抽查。通过个人述职、现场拉练、集中竞演等方式,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比成绩、比思路、比干劲、比实效,确定考核分值和档次。并且推荐评选一批5A级、4A级、3A级先进村(社区)党组织,选树一批“担当作为好支书”,以先进带动后进。最后考核档次结果与绩效补贴挂钩,与各类评先评优挂钩,与职务任免挂钩,提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拼劲。

党建引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课题组

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对机关党的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把机关党建工作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机关党建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助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机关党建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党建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合发展难点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解决好“两张皮”问题。在实践中,虽然一直在探索机关党建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合发展的结合点,有一定成效,但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脱节、重业务轻党建等现象。

(一)思想认识不高,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边轻一边重”,不能“并驾齐驱”。有的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业务工作比较实、党建工作比较虚,党建工作只会占用人力、财力和物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倾向,在谋划和推进工作时难以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致党建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二)履行职责不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个浅一个深”,不能“携手共进”。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当“甩手掌柜”,对党建工作随意交办、一签了之,有的则是缺乏统筹安排能力,“一岗双责”履行不到位,抓党建精力投入不足。有些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做业务立竿见影、政绩突显,抓党建看不见、摸不着、弹性大,做多做少、抓与不抓都不会影响大局,导致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在工作部署、落实推动和检查考核上难以形成合力,各抓各的、各干各的,融合度不够。

(三)制度保障不足,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手软一手硬”,不能“同频共振”。的单位党的建设工作机制不全、责任压得不实,虽然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但往往只是写到纸上、挂在墙上、流于形式。既有的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激励约束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大,未能形成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共抓共促的运行机制。

(四)能力本领不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面虚一面实”,不能“学用相长”。从事党建的党务工作者多为兼职,由于缺乏积极主动的融入意识,不少党务工作者对业务学习不够、研究不深,不会找也找不到、找不准党建工作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满足于完成具体的党务工作,对业务工作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出现“学归学”“做归做”现象。

二、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南充市委宣传部实践

南充市委宣传部针对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探索将增强“四力”教育实践作为党建思想引领的重要抓手,为检验业务水平能力的有效载体,打造形成独具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特色的“四力”大讲堂党建品牌,变两张皮一盘棋努力在高举思想旗帜、服务中心大局上走在前、做表率,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际成效彰显模范机关建设的有力成果。

(一)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打造绝对忠诚的“政治型”机关。四力大讲堂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学习核心内容,邀请10余名中省市专家讲理论、谈对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示范带头作党课辅导,党员干部轮流上台分享学习体会,确保学习常态常效。围绕“沿着总书记足迹”等主题,组织党员干部前往三苏祠、三星堆博物馆、翠云廊古蜀道等地现场交流研讨,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相关活动被中国网、《四川机关党建》等报道,其经验做法被省委宣传部《宣传工作》推广。市委宣传部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方式创新先进单位。

(二)坚持把能力建设贯穿始终,着力打造勤学善思的“学习型”机关。“四力”大讲堂紧扣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多次开展公文写作比赛法律知识竞赛、业务实战演练、党建知识问答等技能大比武”。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等内容,组织课题调研小组实地学习考察,人人作报告、谈体会、出成果,不断提升宣传干部“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能力。近年来,围绕“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等课题组织党员干部厦门、上海等地观摩学习,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撰写多篇高质量、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10余篇信息被中办采用刊发,4篇案例被省文明办推广,3名同志获省市演讲比赛第一名。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对南充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度评价,对南充新闻阅评等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

(三)坚持把制度建设引向深入,着力打造规范有序的效能型机关。“四力”大讲堂设定成果运用等制度,立足工作实际量化考评指标,把参加活动、撰写文章获奖、提升“四力”创业绩等情况等纳入考核,作为评选表彰、选拔任用重要内容,着实把“软指标”变成“硬杠杠”。中心工作开展前,通过“四力”大讲堂,发动党员干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献言献策;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教育、凝聚、激励功能;工作完成后,把党建与中心工作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将党建融入业务,做好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对外宣传,创造全年29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占全省央视《新闻联播》刊播报道的46%好成绩。

(四)坚持把作风建设抓在手上,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廉洁型机关。始终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作为“四力”大讲堂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组织观看《家道》等警示教育片,到川中监狱等地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意识。打造机关廉洁文化墙,遴选党员干部从严治党优秀文章,定期张贴分享,悬挂廉洁文化书画标语,让大家耳濡目染感受廉洁文化气息。将四力大讲堂开到火热的生产现场和乡村一线,以坝坝会”“龙门阵等方式,面对面”宣讲理论开展阳光成长·志愿陪伴”活动,撑起留守儿童“关爱伞”,让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得到教育,干部作风持续转变,机关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市委宣传部多次获评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机关党支部被评为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

三、思考启发

(一)推动党建业务融合,要让讲政治、强思想成为初心所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宣传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是党的“耳目”与“喉舌”,是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领导机关,宣传干部必须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开展“四力”大讲堂,是推动宣传干部增强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四力”大讲堂,坚定把党的领导体现和贯彻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引导宣传干部不断把对党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切实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

(二)推动党建业务融合,要把勇担当、善作为作为职责所系。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宣传思想工作专业性强、业务范围广、工作要求高,宣传干部必须要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才能胜任党和人民交付的重大任务,才能有力应对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开展“四力”大讲堂,是推动宣传干部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精神和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四力”大讲堂,引导宣传干部全面增强把握正确方向导向的能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能力、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能力、加强网上舆论宣传和斗争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三)推动党建业务融合,要以能干事、干成事检验价值所在。服务中心工作是党建工作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党建工作做的是“人”,中心工作做的是“事”,统筹推进党建和业务,就是要使党建和业务的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通过制度监督考核,坚持党建和业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开展“四力”大讲堂,是推动党建与业务同向聚合、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四力”大讲堂,将党建纳入业务中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把业务发展的重点作为党建的主要内容,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机关党建就跟进到哪里,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服务和保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课题组成员:汤彧琳鲜建鑫 羊淑英冯思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