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素质·作表率”主题读书活动 征文获奖作品集(2)

时间:2024-12-05 10:17

目录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市人大常委会  李务民


我们最该追的星是“两弹一星”

市老干部休养所  何  丽


读写作专籍  品好文之道

——读《梁衡的21堂作文课》有感

市委政研室     王盛初


追求永无止境  心安即是归途

——《失落的一角》读书分享

市委组织部  宋  朝


法治之光下的生命哲思:《法治的细节》与一棵树的启示

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文韬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市人大常委会  李务民

“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党同志的殷切嘱咐。通过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知青、村民、社会各界人士的话语中,我仿佛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那段艰苦的、奋进的、令人动容的青春岁月。

那是一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峥嵘岁月

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新局势,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毛泽东主席的“两个务必”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务必”,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始终坚守,对使命的持续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实践的生动写照。初心使命的坚守同样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深情中,体现在上山下乡的脚步里,闪烁在辛苦劳作的汗水中,付诸于点滴行动间。

习近平总书记将自己视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他的“为人民服务”,是为了给老乡办的沼气、通的电、打的夯、耕的粮,是作为村支书时的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是安心扎根于农村、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他是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是知青们的兄弟,是农民的亲人,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把心留在了陕北大地,留在了这些包容他、善待他的纯朴的村民的身上。根在陕西,魂在延安,心系人民。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还没有领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共产党人的价值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全部价值,共产党人的幸福是始终为人民谋幸福。我们是否愿意辛苦的奋战一线,为群众做实事,而放弃高官厚禄?我们是否能做到几十年如一日地将人民放在心上,切实地为人民考虑?我想,每一个党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所以我们才会有奋战在田边、山间的扶贫干部,疫情期间不计风险、不问回报的党员志愿者,远离家乡、积极备战的驻边官兵。所有党员,都不会忘记人民;所有党员,都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那是一段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青葱岁月

七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总书记白天辛勤耕作,晚上挑灯读书。他为人谦虚,从不抱怨;他不怕贫寒,不畏艰辛。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他全力以赴充实自己;在巨大的困境与无助中,他实现了精神升华。从“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一开始劳动“连婆姨都不如的每天五六个工分”到两年后“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七年的艰苦奋斗,塑造了一个意志更加坚定、更加吃苦耐劳的领袖。

青年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在苦日子中,书少,前辈们也没有停止学习;吃不饱,穿不暖,前辈们还是通过奋斗,创造出了如今的中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在物质条件十分优质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不懈学习,居安思危,崇尚朴实,敢于攀登,在专业领域潜心学习,刻苦钻研,为我国科技添砖加瓦,在时代浪潮中绽放青春之花。

那是一段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光辉岁月

刘明升前辈说:“近平绝不是软弱的人。他一旦担起了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敢干事,敢干大事。”七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总书记敢说敢做敢担当。他带着村民办沼气、打井、办铁业社、打耙地,给村里带来很多变化。到了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进“中国梦”“一带一路”、亚投行、G20等建设,带领中国人民大刀阔斧迈向新征程。

青年人有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每一代人都要面对自己的时代考卷,每一代人都要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志存高远,心怀梦想,中国青年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华民族定能实现中国梦。

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看“三个务必”,不仅让我对其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坚定了我的人生志向。中国自古以来,不论是在什么时期,总有悬壶济世的良医出现,总有“邑有流亡愧俸钱”的良邑出现,这是我们的民族能够声息延绵的脊梁所在。在新时代,我们要踔厉奋发,做到“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成为新中国的脊梁,绽放青春之花,让我们的国家与民族生生不息。



我们最该追的星是“两弹一星”

市老干部休养所  何丽

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也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诞辰100周年,为深入学习“两弹一星”精神,我翻开了《两弹一星》这本书,希望从文字中“萃取”前行的力量。

——题记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许,随着一声‘起爆’的命令,一颗猩红色的‘小太阳’从大西北沙漠荒原冉冉升起,直冲云霄,一声惊雷过后,那连天大漠又一次勃动,托出了蘑菇状云团,那燃烧的云团在新中国的西天翻腾着、舒卷着,构成了一座无比壮观的奇峰。”看到《两弹一星》书中这段关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描述,让我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映射出了那时那刻的场景,仿佛我也穿越到60年前的那片沙漠,我“看到了”那朵翻腾的蘑菇云,我“闻到了”爆炸扬起的尘土味,我“听到了”试验成功的欢呼声。在国际舞台话语权日渐提升的今天,回望那个受帝国主义武力威胁和大国核讹诈、核垄断的年代,我想在书中寻找一个答案:“两弹一星”的“诞生”,于当时科技力量薄弱的中国而言,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新中国百废待兴,当“内忧”叠加“外患”。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面临的形式依然严峻。一方面,人民政权接收的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副烂摊子,经济和科技十分落后;一方面,帝国主义不甘心其侵略政策在中国的彻底失败,对新生的共和国实行经济封锁、政治孤立、舆论攻击、军事威胁,企图把她扼杀在摇篮中;另一方面,美帝国主义悍然入侵朝鲜,并且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将战火一路烧到了中国家门口,并叫嚣要动用原子弹轰炸我国“抗美援朝”进攻部队。

党中央高瞻远瞩,用“威胁”倒逼“突破”。美国的核讹诈政策使世界人民头上笼罩着蘑菇云的阴影,他们高举着核讹诈的大棒在我们的头顶上挥舞着,但受尽苦难却不甘屈辱的中华民族不愿光着脑袋仰望别人的核保护伞。美国的口出狂言和各种军事挑衅是倒逼中国最终研发核武器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的核讹诈政策非但没有吓倒中国人民,反而使其深刻认识到:拥有自己的核力量才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唯一出路。为了尽快增强国防实力,打破大国垄断,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党中央毅然作出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科学家奋发图强,把“生气”变成“争气”。在那些岁月里,核乌云的阴影多次在中国的大门口游荡。面对赤裸裸的核威胁,我们似乎又听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回响,我们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生气是弱者的拐杖,争气才是强者的阶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党中央洞察历史、审视寰球,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嘹亮号角,也催生了海外莘莘学子的归国热潮,他们怀着一颗对祖国的赤子之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毅然放弃了优厚待遇和舒适生活,冲破冲冲阻力,历尽千辛万苦,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怀抱。“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这是第一个在英国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物理学家彭桓武被问到为什么回国时的回答。在《两弹一星》的字里行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家们胸怀强烈的报国之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荒漠中夜以继日,为“大家”舍弃“小家”。“做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参观绵阳两弹城,这两行镌刻在两弹历程馆大厅中央的大字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拂去,让我的内心不止一次受到触动。“两弹一星”是一项辉煌又神秘的事业。它的辉煌,需要有热爱祖国的精神支撑,需要有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它的神秘,需要有严明纪律的自觉维护。无数科学家,为了献身使命,他们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和磨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和牺牲。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为大家舍小家,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翻开《两弹一星》的篇章,这些关于他们的描述多次让我热泪盈眶:“我要尽最大力量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这是钱学森对祖国的承诺;“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是邓稼先在病重期间仍牵挂如何努力发展我国的国防尖端武器的嘱托;“科技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报效我的祖国”这是放弃极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机会的王淦昌面对导师挽留婉拒的理由;怀抱公文包与警卫员紧紧拥抱在一起,在生命最后一刻决定即使是烧焦的残骸也要守护对国家有重要价值的绝密文件,这是郭永怀在坠机时对奉献的诠释。

是他们,用燃烧的火种,照亮了历史的长河;是他们,研制了“两弹一星”,挺起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是他们,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换来了祖国人民长久安稳的幸福生活。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凝聚成绚丽的光芒,点燃了中华民族永不受人屈辱的强国梦想。无论岁月过去多久,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曾经有那么一批人,无所畏惧,艰苦奋斗,把功绩书写在荒凉大漠秘密的事业中,化身为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新中国的天空。他们是民族的骄傲,是我们最该追的星。

历史的字句,在六十年后的今天与我在《两弹一星》这本书中相遇;翻阅书本,纸张的摩擦“传来了”六十年前原子弹爆炸的回响。这回响,在此刻震耳欲聋;这回响,也必将激励我长长久久。我想,无论是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还是2024年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两弹一星”始终在长长的历史中有它自己的独特分量。触摸这段厚重的历史,不仅让我更详细地了解了“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更深刻地感受了科学家们热爱祖国的赤子精神、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大力协同的合作精神、勇于攀登的创新精神,更切身地感悟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更清晰地感知了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新的担当和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时代在召唤,新青年展现新担当。让我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做新时代的“追星人”,在时代的变局面前始终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发光发热,一起书写最美的青春华章!共同为推进现代化南充建设而努力奋斗!



读写作专籍  品好文之道

——读《梁衡的21堂作文课》有感

市委政研室   王盛初

大抵是在一次次文稿起草中,原本不太显露的短板(胸中笔墨匮乏、方法技巧欠缺)被日益放大并充分关注,又恰逢“好书伴我行”读书月活动,拿一本写作工具书吸收吸收、把自己写作基础再夯实夯实的想法油然而生。读书的方向确定了,接下来就是读什么书呢?正当犯愁之际,对面办公桌上的《梁衡的21堂作文课》映入眼帘,心中暗自感叹——这还真是瞌睡遇到枕头!

翻开目录,此书分自序和二十一讲。

在序言中,梁衡老师说,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并用“老牛吃草”来生动形容背书积累的重要性,强调如果没有积累,所谓的深浅、风格都是妄言。这一点特别适合我们文秘人员,有很多人说不会写文稿,或许就是因为胸无点墨,才会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平时就应该养成积累背诵的习惯。

在二十一讲中,梁衡老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为读者阐述了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为什么好文章大家都爱看?好文章又该怎样写?由于文章篇幅有限,笔者摘要从自己感兴趣的几方面作简要介绍。

一、好文章的“二为方针”

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感而写。中国历史上,专业作家的作品情多文美,而思想略逊;而兼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文人,作品比较理性,在美和情上面稍欠。我们追求的是把以上两类作家的优点加起来,思想和审美并重。在历史上,我们找到一条脉络,就是像司马迁、唐宋八大家、梁启超,直到毛泽东这样的一个文章脉络,我们可以读到既有思想,又有美感的好文章。

为思想而写。好文章要高屋建瓴。文章有三大敌人,平、浅、旧。立意要高,指的是,选材要大,站位要高,要有针对性。当然,谈到选材要大,梁衡更多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我们学生写作,大可从身边小事入手,尽量找一个高的立意,或者新的视角,也能超凡脱俗。

为美感而写。文章的美,首先是真实,第二是要有浪漫的发挥,留给人想象的空间,第三要讲出美的道理。总之,就是读后留下意境,是你读完文章,掩卷闭目,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梁衡将文章的美归纳为三个层次上:形境、情境和理境。文章写好了,能给读者创造一个美好的境地、境界、意境,如入仙境。第一层是形境,客观形象的美,是靠形象来说话的;第二层是情境,抒情的美。第三层是理境,哲理的美。

二、好文章的“三层之美”

好文章要富有画面质感。要把眼前所见的各种场景、事件通过描写和叙述转换成一种美感,让你如同看电影一样,清晰可见。描写有两个重点,一是发现,二是表现;叙述也有两个重点,一是结构,二是节奏。这里也有三个角度,一是读者角度,二是空间角度,三是时间角度。

好文章要表现丰富情感。要把作者的各种情绪通过文字转换成一种美感,用你心里的火种点燃别人心里的火把,设法引起读者与作者的共鸣,催人泪下,让人心潮澎湃。抒情之美,情要真实,情要饱满,情要得体,也要有个性。

好文章要体现智慧力量。一篇好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满思想的汁液。描述美的效果是感官刺激,抒情美的效果是心理刺激,情感上的享受;而哲理美的效果是思想上的冲动和共鸣。哲理美和前面两个美有什么不同呢?一是深层之美,就是讲到了要害;二是久远之美,三是简洁之美。三层美要综合运用,才能虚实结合。形境是基础,情境是虚的,不能用眼睛看到,只能用心体验。而哲理之美,需要在前两层的基础上导出。归纳一下:实则虚说,虚则实说,变化有方,虚实结合。三个层次的美综合使用,文章才有纵深,才有容量,像山峦起伏。

三、好文章的“四个要素”

关于文章题材。题材就是文章的材料,就像我们盖房需要建材,做饭需要选食材一样,材料的好坏决定产品的好坏。对此,梁衡老师提出三个原则:第一,尽量选大的题材、大的事件、大的人物、大的场景。第二,尽量选新的题材,新人、新事、新景。第三,尽量选择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题材。

关于文章风格。文如其人,风格迥异。从题材出发,我们能决定一篇文章的风格;从思想出发,文章也会有不同的风格。文章风格同样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风格就是人格,绝非单靠技术解决,它是综合的修养。第二,在写作初期不要固定自己的风格,应该多读好文章,背诵经典好文,从中找准自己的喜好,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自己的风格。第三,在风格的塑造中要有高起点,给自己目标定高一些,才会让自己胸襟开阔、看到大格局。

关于文章标题。梁衡老师认为,学习拟标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写,直接说出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又可分为浅说和深说。二类是曲写,一种是半曲,只写出文章的主要特征,制造想象氛围;一种是全曲,就是标题上看不出作者要说什么,故意造成悬念和错觉。

关于文章语言。语言是文章的衣裳,人靠衣裳马靠鞍,文章漂亮靠语言。一件好的衣裳由面料和裁缝的手艺构成,而词汇和句子就是文章的“面料”。文章语言有三个标准:

准确、鲜明、生动,这是写好文章的基础,而如何提升,唯有多读多积累,才能掌握文章语言的艺术,写出好文章。

四、好文章的“五种调料”

哲学讲五行,做饭要五味,文章也有五诀:形、事、情、理、典。“形”字诀的法是“诉诸形象,如临其境,静物刻画,入木三分”。“事”字诀就是直接说事,叙述一个事件,对象是“人”和“事”。它的要求是动中有序,追求情节、节奏和悬念,这样读者才会有兴趣读下去。“情”字诀告诉人们作者内心的情感,只有带着感情去写,哪怕是无声的东西,也能够山石有韵,草木有情。关于“理”字,“文不见理,有气无力,理字立骨,精神楚楚。”什么是“典”,就是典故、典型、经典。前四诀,可以通篇只用其一,唯独“典”不可以。它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出现,且一篇中不可用得太多。以上五诀,宜综合运用。



追求永无止境  心安即是归途

——《失落的一角》读书分享

市委组织部    宋  朝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它是我看过最短的一本书,但却让我陷入无限思考,在这个纷繁噪杂的世界,也许一个简单的故事,更能打动人,我想谢尔的《失落的一角》,便是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存在,所以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本书讲述的一个圆,它不快乐,因为缺了一角,于是它一边唱着歌,一边开心地寻找那失落的一角。因为缺了一角,所以它滚的不太快,可以停下来,和虫儿说话,闻闻花香,它踏遍高山河流,历经风吹雨打,找到的一角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抓紧了会碎,抓松了会掉。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与自己最合适的那一角,它们组成了完整的圆,但是却发现滚得快了起来,快的不能停下来和虫儿说话,不能闻闻花香,甚至无法歌唱,所以它轻轻放下已经寻到的一角,又独自上路继续它寻找的旅途。

初读,觉得这本书意思似乎很简单,缺憾也是一种完美,过程才是美好的、快乐的;又读,我发现书中的那个圆坚持、执着、乐观、从容;每读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感受,其中给我最大的启示有以下三点。

一是寻找时能执着追求,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圆在寻找自己缺失的一角时,就算被冰雪冻僵了身体,但是相信太阳总会再次出来温暖,就算一路遇到那么多不合适,依然相信不放弃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因为圆缺了一角,寻找中不得不放慢脚步,它可以快乐地唱歌,欣赏沿途的风景。其实,很多时候圆比人幸运,圆找到了自己缺失的一角,而我们总会遇上历尽千辛万苦却没有结果的时候,这时要积极面对,不要有负担,不要纠结结果,或许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寻找中收获,执着追求的过程那才是本身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

二是获得时能从容取舍,放下比拥有更重要。当圆找到了与自己最合适的那一角,它终于圆满了,但是它却发现自己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开心,它又轻轻地放下寻到的一角,从容的走开。诚然,当我们没有某样东西的时候,就想努力获取,一旦得到后,却又会延生出新的问题,凭添新的烦恼。学会放下才能收获心灵的解脱,收获轻松和快乐,正如我们一直追求的名和利,如果看得太重,它就会麻醉我们的灵魂,负累我们的心,甩开名利的束缚,摆脱急功近利的烦恼,从容取舍,放下便是拥有,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至高境界。

三是舍弃时能重新开始,出发比抵达更重要。圆选择放下已经寻到的一角,又继续开始寻找的旅途。有时候我在想,圆到底有什么勇气放下,又有什么勇气重新出发,也许是为了日后更从容的寻找。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寻找,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都是缺了一角的圆,而那一角就是你曾经苦苦追寻的一切,也许是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梦想,因为有缺憾才有了追求的动力。我们的生活就是在不断地开始出发,然后遇到最好的自己。

当我们慢慢长大成熟,我们渐渐不需要依靠别人来证明自己的时候,那么快乐可能就是我们希望找寻的真谛。追求永远没有止境,心安即使归途,让我们一路唱着歌,一路遗憾着,一路追求着完美,相信终会找到心中失落的一角。



法治之光下的生命哲思:

《法治的细节》与一棵树的启示

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文韬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总有一些书籍如同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光芒引领我们穿越思想的迷雾,罗翔教授的《法治的细节》便是这样一本著作。它不仅以深邃的法律视角剖析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光辉,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其中,“人类的经验和历史不断地告诉我们,追求最优选择的初衷,最后往往会带来最坏的结果,通往地狱的道路总是看起来在走向天堂”这一句,如同晨曦初照,照亮了我内心深处对于选择与命运的沉思。而近日,院中那棵由鸟粪播种、随我一念之仁而茁壮成长的树木,更是以它独有的方式,为我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生命之树:从缝隙到参天

在我与邻居共享的院落一隅,那棵树的故事悄然上演。它的起点,不过是风中飘零的一粒鸟粪,偶然间落入了院落的缝隙之中,带着生命的奇迹,悄然萌芽。初时,它细弱如指,仿佛随时都会消失在风中,但正是这份脆弱,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怜悯与敬畏——每一个生命,无论其起源如何卑微,都拥有探索这个世界的权利。于是,在物业的询问下,我选择了保留它,这一念之仁,不仅为这棵树开启了生存之门,也悄然在我心中种下了关于生命与选择的种子。

岁月流转,这棵树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从最初的稚嫩幼苗,逐渐长成了三层楼高的参天大树。它的枝叶繁茂,为院落增添了一抹绿意,也为我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与自豪。然而,正如世间万物皆有其两面性,树的成长也伴随着代价——每日清扫满院的落叶,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更让我担忧的是,随着树木的不断生长,它终将触碰到邻居的阳光房,成为一场潜在冲突的导火索。

二、成长的极限与“天道”的启示

树木的生长,如同人生中的奋斗与追求,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未知。然而,在这份无休止的扩张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危机。正如书中所言,“如果它无限制生长,终有一天会因为挡住邻居的阳光而被要求锯掉。”这不仅仅是对树木命运的预言,更是对人生选择的一种隐喻。

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时刻:在追求梦想与目标的道路上,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刺,却忽略了周围的环境与自身的局限。我们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达到心中的天堂,却未曾意识到,那条看似光明的道路,实则可能通往无尽的深渊。而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适时收敛,明白无节制的扩张只会招致毁灭。

树木若能窥得“天道”,便会在关键时刻主动停止生长,将那些不重要的枝干枯萎掉,以换取更长久的生存与繁荣。这不仅是自然法则的体现,更是对人生智慧的一种启示。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好汉因不懂得“适可而止”而悲情落幕,他们的悲剧,正是对这句话最深刻的注解。

三、次优选择的智慧与生活的平衡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我们往往渴望找到那个最优解,以期达到最完美的结果。然而,现实却总是充满了变数与挑战。信息的不完整、时间的紧迫、资源的有限……这些因素都使得我们难以做出完美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次优选择便成为了我们最理性的选择。

次优选择并不意味着妥协与放弃,而是基于现实条件与自身能力的综合考量后做出的最佳决策。它或许不是最完美的选择,但却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最坏的结果发生。正如我在面对那棵树木时的选择一样——保留它的生命却也要承担其成长的代价。这份选择虽非最优却也足够明智因为它让我在享受生命之美的同时也为未来可能的冲突预留了空间。

而“人永远不要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这句话则进一步提醒我们要保持理性与客观。在追求自己看重的事物时我们应该明确其真正的价值所在并避免过分夸大其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被盲目与冲动所左右。

四、爱情的镜像与生活的真谛

将这一思想延伸至爱情领域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其深刻的启示意义。在爱情中我们往往会将对方视为自己生活的全部为其倾注所有的情感与精力。然而这种过分的依赖与追求不仅容易让我们失去自我还可能让关系变得不健康甚至走向破裂。

如果我们能够理性地看待爱情的价值认识到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我们就能更好地掌握爱情的节奏与分寸。在追求爱情的同时我们也不忘关注自己的成长与提升让爱情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而非束缚我们前行的枷锁。

五、结语:在法治之光下寻找生命的平衡点

罗翔教授的《法治的细节》不仅是一部关于法律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生与智慧的宝典。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为我们揭示了法治社会下的生命真谛与人生哲理。而院中那棵由鸟粪播种、随我一念之仁而茁壮成长的树木则以它独有的方式为我们诠释了选择与命运的复杂关系。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以法治为灯塔以智慧为航标在人生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在面对选择时我们要理性权衡各种因素与可能性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在面对困境时我们要勇于接受现实调整心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追求梦想与目标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生活的质量与幸福感让生命之树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分享到: